不让你的“眼泪”陪你过夜
鲁网潍坊2月23日讯 近日,潍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一位患者,该患者近一年来右眼溢泪,并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多次就诊当地医院眼科,行泪道冲洗,效果逐渐变差,乃至完全不通,诊断为“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保守治疗数月,疗效欠佳,考虑手术治疗,入住我院,并成功实施“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术中切开泪囊,冲出大量黏脓性分泌物,术后第一日患者即自诉已无右眼溢泪及溢脓,且无术前担心的疼痛不适感,术后第二日顺利行泪道冲洗,泪道通畅。之后每日行泪道冲洗,泪道均通畅,患者顺利出院,近期复查效果良好。
什么是“慢性泪囊炎”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流泪和溢泪。
流泪
泪腺分泌泪液增多
泪液来不及从流出道流出,而流到眼睑之外的情况
是一种分泌系统病变
即泪水分泌水龙头过大了
溢泪
泪腺分泌泪液正常
泪液的流出道异常造成泪液无法正常排出,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
是一种管道系统病变
即泪水下水道狭窄或阻塞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简单了解一下泪器的解剖,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泪液分泌器和泪液排出器,泪液分泌器包括泪腺、副泪腺等。泪液排出器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
鼻泪管是个什么东西呢?
相信您一定听过“一把鼻涕一把泪”这句话,其实在我们泪流满面的时候,鼻腔里出现的并不是鼻涕,而是在泪液的产生量大于蒸发量情况下,通过鼻泪管到达鼻腔的眼泪。所以,如果鼻泪管出现阻塞,就会导致溢泪。
大部分患者因其造成的眼部不适,可以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可以在挤出泪囊分泌物或行泪道冲洗后,以含抗生素的滴眼液滴眼或冲入泪道,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但对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仍是根治该病的首选方式。
耳鼻喉科开展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在鼻内镜下鼻腔进入的微创手术。该手术避免了传统的面部切口,还可同期处理鼻部病变。通过功能性鼻内镜的辅助,在鼻腔内建立新的泪道与鼻腔的通路,从而达到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目的。尤其适合于鼻泪管阻塞,经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后的复发性慢性泪囊炎、外伤性骨折导致的泪囊炎、泪囊粘液囊肿、继发鼻窦手术后泪道损伤导致的泪囊炎以及泪道结石或异物的患者。术后只需常规行泪道冲洗及鼻腔清理等操作,即可达较好预后。(通讯员 纪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