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服用方法很重要!
??魯網(wǎng)10月20日訊 藥效發(fā)揮得好不好,中藥的煎煮是關(guān)鍵。平時使用的中藥一般分為湯劑、顆粒兩種形式,下面介紹一下具體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一、中藥湯劑正確的煎煮方法
??1.煎藥用具:以砂鍋、瓦罐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鐵鍋,以免發(fā)生化學(xué)變化,影響療效。
??2.煎藥用水:多用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以水質(zhì)潔凈新鮮為好。
??3.煎藥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fā)緩慢的火候;武火,又稱急火,是指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fā)迅速的火候。
??4.煎藥方法:第一步:將藥材浸泡30-60分鐘,用水量高出藥面2-3厘米。第二步:加熱煎煮。一般中藥煎煮兩次,第二煎加水量為第一煎的1/3-1/2。兩次煎液去渣濾凈混合后分2次服用,也可煎一次服用一次。第三步:掌握好煎煮的火候和時間。根據(jù)藥物性能而定,一般先武火后文火,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煎煮,時間宜短,煮沸后用文火煎15-20分鐘即可;補(bǔ)養(yǎng)藥需用文火慢煎,時間宜長,煮沸后再續(xù)煎30-60分鐘。中間可用筷子攪拌1-2次,不可頻頻打開蓋子,以防揮發(fā)。第四步:過濾(沉淀物不喝),取汁服用,每天分2次服用,每次200ml左右(約一碗)。
??5.特殊煎法:某些藥物因其質(zhì)地不同,煎法比較特殊,處方上會具體標(biāo)注,包括先煎、后下等不同煎煮法。如果有先煎藥物,先煎30分鐘再放入其他藥;如果有后下藥物,將其在關(guān)火前5分鐘放入;如有注明姜棗(底方或病歷上),生姜若干片(一塊錢硬幣大小厚?。?、紅棗若干枚(中等大小,和田棗減半量),則姜、棗與藥同煎,棗撕開,不用去核。
??二、中藥配方顆粒沖服方法
??1.將一劑(付)藥中的小格(盒/袋)配方顆粒剪開,倒入杯中。
??2.先加入少量沸水濕潤,攪拌。
??3.再加入100-150ml沸水,攪拌使顆粒溶解。
??4.待涼溫后服用。
??一次一格(盒),一天兩次或遵醫(yī)囑。
??【注意事項】
??1.必須用充足沸水沖服。
??2.若顆粒量較大,可適當(dāng)增加水量,加水后充分?jǐn)嚢?,直至溶解?/p>
??3.如遇特別難溶方劑,建議沖水溶解后放到微波爐加熱或者直接煎煮2-3分鐘。
??4.請遵照醫(yī)囑要求服用,井注意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
??5.湯劑一般宜溫服。
??“忌口”是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由于食物各有偏性,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可能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像濕熱病應(yīng)忌食辛辣、油膩、煎炸食品,而寒涼病癥就應(yīng)忌食生冷、寒涼的東西。另外服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濃茶里含鞣酸很多,與中藥同服會降低療效,應(yīng)以喝白開水為主。(通訊員 侯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