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与食疗
??鲁网12月20日讯 近年来,糖尿病成为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国内18岁成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11%,如果按14亿人口计算,中国糖尿病的人数超过1亿5千万。
??潍坊市潍城本草堂中医专家表示,糖尿病中医学归纳为“消渴病”,其并发症可归属于“虚劳”“胸痹”“中风”等范畴,可引起其他并发症,严重危害人身健康及生命安全。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 五脏六腑之精藏于肾,若禀赋不足,阴精亏虚,五脏失养,复因调摄失养,终至精亏阴竭而发为消渴。
??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或醇酒厚味,酿成内热,热甚阴伤发为消渴。
??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五志过极,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灼肺阴,中伤胃液,下竭肾精发为消渴。
??劳欲过度 素体阴虚之人,复因房室不节,恣情纵欲,损耗肾精,导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发为消渴。
??阴津亏损,燥热偏胜是消渴的基本病机,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燥热愈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输布,则胃失濡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上灼肺津,下耗肾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上炎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三焦同病,多饮、多食、多尿三者并见。
??病情迁延日久,因燥热亢盛,伤津耗气,而致气阴两虚,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也可因阴虚津亏,血液黏滞或气虚无力运血而致脉络瘀阻。另外,阴虚燥热,常变证百出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肝肾阴亏,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燥热内结,营阴灼伤,蕴毒成脓,可发为疮疖、痈疽;燥热內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可致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泛滥肌肤,可成水肿;若阴液极度耗损,可导致阴竭阳亡,而见昏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的危象。
??【治疗思路】
??目前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加强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
??治疗的目标是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促进胰岛B细胞功能恢复,防止或延缓并发症。
??西医对1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替代治疗为主,2型糖尿病以口服降糖药治疗为主,必要时胰岛素治疗。
??中医辩证论治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到控制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部分中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分泌和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中西药联合应用能提高疗效。
??【辨证论治】
??1.无症状期
??证候:一般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症状,食欲旺盛,而耐劳程度减退,化验结果一般血糖偏高,但无尿糖。应激情况下血糖可明显升高,出现尿糖。
??治法:滋养肾阴。
??方药:麦味地黄汤加减。阴虚肝旺者加合四逆散加黄芩、栀子、菊花等清肝调肝;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加石决明、苦丁茶等清肝潜阳。
??2.症状期
??(1)阴虚燥热证
??①上消(肺热津伤证)
??证候: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加减??勺眉痈鸶?、麦冬加强生津止渴。若脉虚弱,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肺肾气阴亏虚,可加二冬汤。
??②中消(胃热炽盛证)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多尿,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减。如大便干结加增液汤。
??③下消(肾阴亏虚证)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有甜味,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若尿量多而浑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等若气阴两虚,宜酌加党参、黄芪等补益正气或合用生脉散益气生津。
??(2)气阴两虚证
??证候: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珊嫌蒙錾⒁嫫蛑箍取7斡性锶燃拥毓瞧?、知母、黄芩清肺;口渴明显加天花粉、生地养阴生津;汗多加五味子、山茱萸收敛止汗生津。
??(3)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摄。
??方药:金贵肾气丸加减。如阴阳气血俱虚,可有鹿茸丸,以上两方均可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等补肾固摄;若烦渴、头痛、唇红舌干,呼吸深快,阴伤阳浮者,用生脉散加天门冬、鳖甲、龟板等育阴潜阳;如见神昏、肢厥、脉微细等阴竭阳亡危象者,可合参附龙牡汤益气敛阴,回阳救脱。
??(4)痰瘀互结证
??证候:“三多”症状不明显,形体肥胖,胸脘腹胀,肌肉酸胀,四肢沉重或刺痛,舌暗或有瘀斑,苔厚腻,脉滑。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
??方药:平胃散和桃红四物汤加减??杉拥亓?、丹参活血化瘀,黄芪益气养血,葛根生津止渴,瓜蒌、枳壳行气导滞。
??(5)脉络瘀阻证
??证候:面色晦暗,消瘦乏力,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夜间加重,唇紫,舌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紫暗怒张,苔薄白或少苔,脉弦或沉涩。
??治法:活血通络。
??方药:活血逐瘀汤加减。胸闷痛甚加檀香、砂仁、薤白;肢体痛甚加全蝎、乌梢蛇搜风通络止痛。
??【并发症治疗】
??疮痈
??证候:消渴易并发疮疡痈疽,反复发作或日久难愈,甚则高热神昏,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加减。神昏谵语者加安宫?;仆?。
??白内障、雀盲、耳聋
??证候:初起视物模糊,渐至昏蒙,直至失明;或夜间不能视物,白昼基本正常;也可出现暴盲?;蚣⒍?、逐渐加重。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方药:枸杞地黄丸、羊肝丸、磁朱丸加减。
??【常用中药制剂】
??消渴丸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用法:每次5-10丸,每日3次。
??金芪降糖片 功效:清热益气,生津止渴。用法:每次7-10片,每日3次。
??【常见降糖食物】
??一、可降糖的五谷杂粮
??荞麦--降糖降压降血脂
??燕麦--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预防并发症
??玉米--降糖减肥
??薏米--防治并发症
??黑米--预防及缓解并发症
??黄豆--降低血糖、尿糖
??黑豆--调整血糖代谢
??绿豆--辅助治疗糖尿病及肥胖症
??豇豆--促进胰岛素分泌,加强糖代谢
??二、 可降糖的蔬菜
??辣椒--明显降低血糖
??南瓜--减慢糖类吸收速度
??苦瓜--"植物胰岛素"
??芦荟--持续降低血糖浓度
??魔芋--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
??冬瓜--抑制糖类转化成脂肪
??洋葱--促进胰岛素分泌
??芦笋--降低血糖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香菇--降压降脂,降低血糖
??豆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胡萝卜--防治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
??大白菜--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海带--明显降低血糖,?;ひ鹊合赴?/p>
??韭菜--降糖降脂
??黄瓜--补充水分,降低血糖
??草菇--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
??口蘑--调节糖代谢,辅助控制血糖
??金针菇--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鸡腿菇--降低血糖
??白萝卜--所含活性成分能降低血糖
??茄子--可预防并发症
??西葫芦--促进人体内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
??芥蓝--降低餐后血糖
??菠菜--使血糖保持稳定
??苋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蕨菜--改善患者的病情
??空心菜--含有"植物胰岛素"成分
??裙带菜--降糖降脂
??仙人掌--避免体内积聚过多的葡萄糖
??马齿苋--调整糖代谢,降低血糖
??卷心菜--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花椰菜--改善耐糖量以及血脂
??竹笋--使餐后血糖平稳
??三、可降糖的肉食
??泥鳅--降低血糖,有效防治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
??黄鳝--降糖作用非常显著
??蛤肉--有效调节糖代谢,预防并发症
??猪胰--与人体胰岛素化学结构类似,主治消渴
??鱿鱼--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预防并发症
??乌鸡--有效预防糖尿病及孤独症
??鲤鱼--调节患者的内分泌代谢
??牛肉--提高胰岛素合成代谢的效率,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蚕蛹--降低血糖
??四、可降糖的水果
??柚子--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樱桃--增加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降低血糖
??草莓--辅助降糖
??苹果--预防血糖骤升骤降
??橄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无花果--提高人体免疫力
??西瓜--是糖尿病患者安全营养的水果
??哈密瓜--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肾病者
??桃子--使患者餐后的血糖水平下降
??猕猴桃--调节糖代谢,防治心血管疾病
??菠萝--降低血糖水平
??五、 可降糖的干果
??腰果--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核桃--降糖,预防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花生--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西瓜子--预防患者发生周围神经功能障碍
??南瓜子--减轻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六、可食用的食用油和饮品、调味品
??橄榄油--防止和延缓病症的发生
??芝麻油--控制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增加
??葵花子油--预防"三高"病症
??生姜--防止糖尿病引发的白内障
??绿茶--降低血糖,帮助患者康复
??红茶--保持血糖稳定,帮助女性患者预防骨质疏松
??大蒜--明显降低血糖
??食醋--降低餐后血糖
??七、药食两用的降糖食物及其他安全食品
??黄芪--对糖尿病并发肾病有改善作用
??菊芋(鬼子姜)--降低血脂,控制血糖
??山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莲子--对患者的多尿症状有效
??玉竹--修复胰岛功能
??葛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山药--可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黄精--预防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
??地黄--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力
??桔梗--降糖作用显著
??地骨皮--降低血糖,控制病情
??人参--增强免疫力
??西洋参—增强免疫力
??灵芝孢子—增强免疫力
??铁皮石斛—滋阴生津
??蜂胶--双向调节血糖
??蜂王浆--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
??骆驼奶--降血糖(通讯员 纪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