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香论坛网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

首页 > 潍坊频道 > 教育 > 正文

寿光一中又添教育“助推器”

2019-04-29 08:4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潍坊4月28日讯  4月27日,一场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授牌仪式及专家报告在我校图书电教楼举行。著名诗人、散文家厉彦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万森,山东省教科院高中教研室副主任厉复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龙、副会长张泽、副秘书长唐正立,中学生杂志社发展部主任单荣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程兴勇,寿光一中校长、党委书记魏华中,寿光一中副校长李耀华,及学校多名教师、部分文学特长生,共同出席活动。 

  多年来,寿光一中一直注重且致力于校园文学教育的研究和文学人才的培养,有着深厚的写作教学传统,并从教师提塑、课程改革、活动开展、氛围营造等多个层面,来挖掘培育文学特长优秀学生。

  学校有一批高素质的文学指导教师,其中多人是省作协会员、市作协骨干,带动和影响学校及整个寿光文学的发展;学校有大批爱好且具有文学特长的学生,并于2011年就成立了校园“简单风采文学社”,社团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作、写作交流为方向,几年来发表学生文章百余篇,成功创办《简单风采》刊物,并荣获“山东省中小学示范文学社团”、“新苗基地”等多个荣誉;另外学?;勾窗煨T拔难1ǎ枇⑿T爸悴フ镜?,多举措、多路径助推文学教育水平和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自编《简单风采》报刊

  近几年,我校已经有600多名同学在“叶圣陶杯”等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获奖,学校也由此荣获“作文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正是有着深厚文学土壤,浓郁校园文学气息,众多文学可塑人才,“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花落一中。且看活动现场授牌仪式、专家报告之精彩。

  授牌仪式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张泽 

  教育使我们富有,文学使我们高贵。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张泽副会长主持会议,他首先介绍了校园文学委员会在学校设立培养基地的初衷和目的,其次介绍文学素养对一个人的人生意义。他表示,文学是社会,文学是人学,人生只有一次没有实习重来的机会,只有阅读学习优秀文学作品,才能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如同火种和东风,希望通过文学基地的培育平台,送出更多火种和东风。 

  寿光一中校长、党委书记魏华中 

  魏华中校长致辞,他代表学校欢迎、感谢多位专家前来一中授牌指导,“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在我校设立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必将对我校文学活动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文学特长生对校园文学的活跃引领,文学课堂语文读写教学方式的改变探索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推动力。” 他表示,以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设立为突破口,学校定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更合适宜的品牌化办学之路。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龙 

  “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授牌 

  王世龙副会长郑重宣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给予一中的“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批复函,宣读加入委员会的教师名单,并现场授牌。沉甸甸的荣誉牌,是希望,是动力,更是对一中文学基础、文学成就的激励与褒扬。 

   山东省教科院高中教研室副主任厉复东 

  厉复东主任致辞,他对寿光一中获基地授牌表示祝贺,对寿光一中、寿光市培育出众多优异文学人才表示肯定,之后,他依此介绍了文学教育在高中课程中占的比重,国家对文学教育培养力的重视,教师在文学培养中应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学生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文学于学习之重,于生活之重,于未来之重。他祝愿一中优秀的文学特长生,都能早日实现自己美丽的个人文学梦! 

   学生代表刘航成 

     寿光一中高二学生、“简单风采”文学社副社长刘航成同学发言,他表示文学培养基地在我校设立,对校园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是莫大的学习机会,让大家有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用文学书写梦想,用文字挥洒青春。他们一定会抓住机遇,不负学校及专家老师们的培养与信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和文学素养。 

   教师代表崔文田 

  语文是“生命的甘泉,情感的交流,灵魂的对视”。语文老师崔文田表示,在目前的高考改革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文学特长生培养大有可为。作为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他们在如何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特长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今天的授牌仪式是他们新征程的开始,他们将以基地设立为契机,更加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让文学浸润、滋养自己和学生一辈子,直至成为灵魂伴侣。 

  专家报告  

  著名诗人、散文家厉彦林 

  活动到此,随后进入最让老师和同学们激动的专家报告环节。著名诗人、散文家厉彦林老师首先做分享发言,他从四个方面传授了自己在文学创作路上的深刻体会,一是要真正的热爱文学,“文学是用感情排列文字的艺术”,只有热爱,才有感情,有了感情,才有创作,才能实现文学梦想。其次是要有一颗诚心和感恩之心,感恩父母、师长、同学、友人,感恩时代,感恩大自然。让自己的文学作品充满正能量,传递正能量。三是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有了细致入微的生活体验,内涵丰富准确的生活信息,才能做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最后是坚持创作,初心不改?!拔易约涸谖难飞霞岢肿吡?0年,以后还将继续走下去……”字字珠玑,娓娓道来,厉老师给现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创作指导课。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万森 

  78岁的王万森教授发言,他将“三句话”送给学生,文学是好东西;文学是正能量;文学是希望?!岸越逃耐蹲屎椭质饔涝恫换崛萌撕蠡凇?,学生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文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从现在做起,从特长生做起,最终都会迎来文学成就的春天。 

  王教授在去年我市洪灾期间,曾个人捐款一万元,由我校转赠给纪台镇的受灾学生,他的仁心风骨、博学厚德,值得我们所有人一生学习。

  活动最后,王世龙副会长向现场老师同学详细介绍了校园文学委员会的职能,并对文学特长生基地建设做出切实可行、渗透力强的精准指导,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听取、详细记录,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