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香论坛网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

首页 > 潍坊频道 > 教育 > 正文

潍坊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潍坊光正实验学校召开

2019-12-02 09:4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2日讯 我在冬天遇到你,你把冬天变春天。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与传统文化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为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发展,2019年11月25日,为期两天的潍坊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议,在潍坊光正实验学校召开。此次会议,共有15名来自各个县市区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同课异构的思维课堂展示,小学共有两个课题分别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初中课题为《仁民爱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执教风采吧!

  潍坊光正实验学校孙建梅老师通过采访学生家长对其孩子了解的视频与现场采访学生对其父母情况的了解形成对比,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进而引出课题。从诵经典知孝道 、学模范行孝道、送吉祥传孝道三个方面循序渐进讲解孝的四个层次:保护自己、顺从父母、尊敬父母、建功立业;让学生从古今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中感悟如何孝敬父母,让学生如何从点滴做起及时行孝。最后再次唱起《诗经.小雅.天?!纷8L煜赂改感腋0部怠?/p>

  昌邑的谭进老师以“孝”贯穿,融入经典,贴近生活,循序渐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精选孝亲经典章句,循序渐进,让孩子们感受亲情的可贵与易逝去,明白孝亲的及时性,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诸城的谢妮老师引导孩子孝行孝心并重,加深对孝的理解和感悟。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让孩子们知道所谓的孝就是有孝行,更要有孝心,心怀存敬意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青州的张林杰老师整堂课紧扣主题,从“孝”字演变导入,以“孝”词语扣题,依托“孝”名言、故事,明道喻理,引导学生感悟孝文化,从“身”“心”“志”三个层面行孝,常思养育之恩,?;掣屑ぶ?。

  坊子的孙莲莲老师用经典呈现、明道喻理、知行合一和情感升华四大块。围绕“孝的含义”、“为什么孝”、“怎样践行孝”来设计整堂课??翁蒙贤ü伪景咐⒔采肀吖适?、看典型视频触及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的情感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去孝敬父母,引导让孩子做到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从而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奎文区的魏雯老师从什么是孝入手,循序渐进,通过让学生分享平时父母长辈对自己呵护备至的小事,使学生懂得为何要尽孝,进一步结合孝敬父母的古诗文和孝道小故事,让学生感悟出该如何尽孝,从而做到知行合一,做中华孝道的传承人。

  高新区的郭富凯老师通过“朗朗书声读,师生合作说,各抒己见辨,深思熟虑立”几大环节,让学生明确了何为志,应立何志??翁眯问交钇茫裘芙岷涎钍导?,让学生沉浸其中,不想下课,每个学生均有收获。

  临朐的刘静老师用猜字游戏让学生略知中国汉字演变规律,自然导入课题。利用小古文《蜀鄙二僧》让孩子明理,运用教材中蒲松龄故事让孩子明白志向需要坚持,努力。整节课如行云流水,循循善诱,达到传统文化诵读明理践行目的。

  寒亭区实验小学的韩霄峰老师通过“仲永之伤”“阳明之志”这两个例子生动的把志向的重要性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依托《纪昌学射》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实现志向要有具体的行动,其间把《栽培理想》一文巧妙的融合其中,使孩子在心底的理想种子悄悄萌芽??翁蒙弦蕴钚础爸鞠蚩ā钡姆椒ê芎玫穆涫盗酥泻弦坏睦砟?。

  安丘的王帅奇老师通过“古语今说”,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对主旨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理解,来感知文本,明喻道理,激发立志。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自然流畅,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立志进取。

  高密的吴蕾老师执教的《和悦尽孝》以诵读、领悟、践行为指导思想。带领学生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孝道、践行孝道。通过情景再现、讲孝道故事、写孝心卡、谈以后的做法等形式,亮出孝心,把孝刻在学生心上,把孝道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

  寿光的胡立业老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鲜活生动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需要,充分理解“仁民爱物”的思想内涵,并结合后续思维习惯转化、行为习惯落实,实现惯性自主修养。

  潍城区的王亚丽老师以《孟子?尽心上》里的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线,将“亲亲”“仁民”“爱物”这三个层次串联起来,并逐一展开。由理论到古人的做法再到用以指导现实生活,真正做到了用古人的思想指导今人的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迸发出新的光彩。

  昌乐的张丽华老师注重引领学生熟读经典章句,深刻体会“仁”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在知行合一中领悟并努力践行“亲亲仁民爱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爱,传递爱。

  滨海开发区的张勇老师通过繁体字“爱”,提示人们用心、用行动去关心别人,引出“仁民爱物。”在朗朗读书声中走近三段经典,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并理解含义。理清三段经典的关系。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将仁爱思想推广至其他人乃至自然万物。最后联系自我,思考践行。

  在这一场美丽的邂逅中,执教传统文化课的教师们静心教学,加强自我学习,内化修养,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

  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孩子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ㄍㄑ对?纪哲)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