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詩和他們的“小詩巢”
??魯網(wǎng)6月1日訊(記者 王玉龍)
如果把春天一分為二
??前面是冬
??后面是夏
??如果把我們一分為二
??前面是你
??后面也是你
??——這首《春分》,是一年級四班馬嘉駿小朋友寫的。
??小雨點是唱著歌兒來的
??一高一低
??小雨點
??是跳著舞蹈來的
??一蹦一跳
??小雨點
??是畫著圖畫來的
??一圈一圈
??——這首《小雨點》,是一年級二班李鵬翼小朋友寫的。
??怎么樣,是不是驚艷了你?!
??其實,像這樣意趣盎然的詩,在濰陽學校還有很多。
??在濰陽學校的教學樓里,隨處因空間設(shè)置著“科普角”“英語角”等興趣展示參與區(qū)。在“詩歌角”,幾塊亞克力板上粘滿了孩子們的詩。細讀起來,不乏雋永清秀、天趣盎然之作。
??濰坊市濰城區(qū)濰陽學校,位于火車站站南廣場片區(qū),是市、區(qū)聯(lián)合建設(shè)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規(guī)劃占地約90.8畝,建筑總面積43865平方米,總投資三億多元,設(shè)計小學30個班、中學15個班、幼兒園12個班,可提供優(yōu)質(zhì)學位2460個。
??濰陽學校名稱源于濰縣歷史上的“濰陽書院”。據(jù)乾隆二十五年修撰的《濰縣志》記載,濰陽書院建于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建成后,育人無悔,弦歌不輟,成為濰縣興學重教的典范,也是濰縣教育和學術(shù)的重心所在。
??秉承數(shù)百年名書院文化流緒,建校以來,濰陽學校積極響應(yīng)“雙減”和“五項管理”政策,充分發(fā)掘“濰陽書院”歷史文化根脈,打造“書香校園”,書香文化成為學校突出特色之一。
??學校還實施“陽光教育”,開展“陽光美育”,將美育與各學科教學、德育活動有機融合,強化音樂、美術(shù)教育,開設(shè)合唱、舞蹈、號樂、詩歌、兒童畫、彩畫、國畫、麻繩等特色社團,讓美育浸潤生命,綻放精彩。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學校構(gòu)建“選修+社團”的“1+1+1+N”陽光課程體系:第一個“1”是指通過必修的基礎(chǔ)課程達到國家對學生素質(zhì)發(fā)展的基本要求;第二個“1”是指每名學生可以從全員“走班”大選修社團中選擇一個拓展課程,幫助學生發(fā)展?jié)撃?;?+N”閑暇教育體系中的“1”則是指學校在延時服務(wù)階段提供基礎(chǔ)性的服務(wù),在教師管理下,自主完成作業(yè)、預(yù)習、復(fù)習等,“N”則是指學生還可以從延時閑暇小選修社團中選擇一個趣味課程并加以訓練掌握。
??多彩的“選修+社團”活動,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從文化基礎(chǔ)、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出發(fā),緊緊圍繞“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核心素養(yǎng),開設(shè)花樣跳繩、非遺麻繩、思政情景劇、云書法、虛擬現(xiàn)實天文探索、排球、詩歌、舞蹈、合唱、鼓樂等六大類30余個社團,為每個發(fā)展階段的學生架設(shè)了成長階梯。
??“不學詩,無以言?!痹姼柙谥袊逃邪l(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形成了我國獨特的“詩教傳統(tǒng)”。詩歌中蘊含著美的意境,深刻的人生哲理,高尚的人生境界。學詩不僅僅是一種文學教育,更可以在美學的氛圍中塑造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培育他們熱愛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養(yǎng)成他們向往自然的美好情懷。
??近年來,詩教正得到全國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的重視,各類詩教活動豐富多彩、蓬勃開展。
??從百年文脈中來,濰陽學校,用心呵護孩子們的“詩心”,給孩子們,以及他們的詩留下了充足的空間。在學校精心筑起的“詩巢”里,孩子們的心靈得以自由伸展。
??這里的每一首詩,都是孩子們展開想象翅膀的一次試飛;
??這里的每一句詩行,都是他們張開智慧的雙眼,是對生活、對自然的躍躍試探。
??循著這些稚嫩的詩行,孩子們走向?qū)儆谒麄兊倪h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