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香论坛网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

潍坊峡山:金蒜黄铺就金色致富路

2023-03-22 09:40:5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22日讯  掀开门帘,走进潍坊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大西邵村的蒜黄大棚内,一片片金黄色的蒜黄郁郁葱葱,阵阵蒜香扑鼻。农民正在忙着收割蒜黄,他们熟练地攥住一把蒜黄,用刀齐根割下,大棚里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罢馐悄炒笮统卸┕旱?,价格每斤3元。这个棚占地1亩,一茬蒜黄就产3000多斤?!钡栽锰问谴謇锼饣浦种泊蠡?,像这样的大棚,他有39个。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大西邵村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蒜黄产业,打造了集种植、销售于一体的蒜黄生产基地,以市场化手段构建联农带农机制,激活“个体经济”,夯实“集体经济”,走出一条以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之路。

??大西邵村共320余户,1008人,耕地1489亩,地处丘陵地带,多为“巴掌田”,最大的集中连片的土地约30亩。2008年,大西邵因地制宜引进了蒜黄种植。翟悦涛介绍,蒜黄是一种投资较小、生长周期短、资金回流较快的蔬菜品种。蒜黄可在10月到第二年3月连续不断地播种和收获。从种植到收获,在适温条件下约20~25天,在整个种植期内可以种植5—7茬。??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大西邵产出的蒜黄色泽艳丽,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辣味适中,适合大多数人的口感,成为了深受大众和市场欢迎的绿色生态产品。产品打入中百大厨房、全福元等大型商超和机关、学校等食堂,在胶东地区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远销至北京、义乌等地。

??“大西邵是胶东地区比较大的蒜黄产区之一,每天有几十吨蒜黄发往胶东各地,发货价格每斤也比周边地区价格高2毛钱左右?!彼饣浦种不Ф裣伤怠?/p>

??得益于近年来蒜黄产业的快速发展,大西邵村发展了500余亩的大蒜种植,并辐射带动周边村的大蒜种植规模,在家门口就能把蒜卖出去,价格也持续走高。

??“大蒜10—11月份种植,第二年的5—6月份收获,亩产可达4000余斤,期间每亩还可以收割蒜薹1000余斤,亩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贝笪魃鄞宕笏庵种不б对萍攀种竿匪懔艘槐收耍乙郧爸种泊笏?亩左右,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7亩。现如今,村里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从事蒜黄、大蒜等农产品交易的农户有20余户。大西邵已经初步构建起包括大蒜种植、蒜黄种植、市场收储和销售等在内的产业链条。

??据村党支部书记麻福俊介绍,经过15年的发展,大西邵村已经发展到蒜黄种植棚150余亩,带动大西邵村大蒜种植500余亩,年产蒜黄5000余吨,年产值5000余万元,成为胶东地区蒜黄行业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大西邵以市场化手段构建联农带农机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形成互利共赢的新发展格局。村里约一半的农户从事蒜黄和蒜黄种植,另外一部分村民也通过土地流转、到园区务工,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翟悦涛介绍说,农户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每亩每年可以获得600元以上的流转费。

??蒜黄种植、收割需要大量人工,以蒜黄收割为例,一个熟练工8小时可以收割蒜黄1000至1600公斤,按照每公斤0.5元的计价价格,每天即可获得500至800元收入。2022年翟悦涛仅用工费用就支出了60余万元。

??麻??”硎?,下步,大西邵将立足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突出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合作社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引导社员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技术进行操作,严抓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加快品牌培塑工作,持续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通讯员 刘涛)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