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奎文:打造“兴奎有理”宣讲品牌 为推动建设“更好的奎文”提供理论支撑
??鲁网7月27日讯 7月27日,潍坊市奎文区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兴奎有理”宣讲品牌,邀请到奎文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王峰,奎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许敏智向大家介绍奎文区理论宣讲工作和“兴奎有理”宣讲品牌推广的基本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去年以来,潍坊市奎文区坚持以品牌建设融阵地、强队伍、促活动、优供给、聚合力,构建“兴奎有理”品牌宣讲体系,统筹推进“百姓说理茶社”“兴奎有理”宣讲团、“理论宣讲直通车”活动、“每月一讲”宣讲资源库、“1+N”宣讲品牌推广机制等核心要素建设,让理论宣讲“触手可及”,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辖区宣讲工作先后获得“全省理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潍坊市“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打造“百姓说理”茶社,解决“在哪讲”的问题。一是在建设上做到统分结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百姓说理茶社”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场景生活化、阵地融合化、功能多样化的建设标准,引导社区通过“自有阵地+阵地融合+多方共建”的方式,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基层“百姓说理茶社”30余处。各街道、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把建设固定阵地和打造流动阵地统筹推进,灵活设立一批街巷“茶社”、楼院“茶社”,让群众不出家门便能听到理论宣讲。二是在管理上做到群众自治。注重发挥“能人”作用,打造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两代表一委员”“五老”队伍等组建的社区“茶倌”队伍,以对谈、讨论、聊天、文艺展演等方式宣讲政策理论,易于让百姓接受。三是在成效上坚持“虚实结合”。“百姓说理茶社”通过喝茶、拉呱的方式宣讲理论政策,同时搜集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群众自治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据了解,大虞街道用好“百姓说理茶社”,把开展宣讲与基层群众自治结合起来,共为辖区解决居民小区车位紧张、邻里关系等问题100余起,实现了学理论、讲政策、办实事的有机统一。
??建强“兴奎有理”宣讲团,解决“谁来讲”的问题。一是打造“8+1”骨干宣讲队伍。按照省、市宣传部门统一安排,坚持群众公认、优中选优,打造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书记、青年、先进模范、党史学习教育、美德健康生活、志愿服务“8支宣讲队伍”和红色宣讲团,贴近基层理论宣讲需求,常态化面向各街道、部门和社区开展政策指导、理论宣讲等服务。今年以来,开展基层宣讲活动900余场,受益群众6000余人。二是做优百姓宣讲员队伍。坚持以“赛”选人,结合省、市开展的“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工作,连续6年在区直部门、街道、社区开展选拔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真情教化人、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推动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坚持以“培”育人,每年开展“百姓名嘴”试讲、宣讲微视频评比等活动,提升基层理论宣讲水平。近年来,奎文区推荐的宣讲员和宣讲稿件先后荣获全省百姓宣讲故事类一等奖、视频类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坚持以“才”聚人,发挥“百姓名嘴”带动作用,推动基层宣讲由“盆景”向“风景”转变。据了解,奎文区优秀百姓宣讲员、山东省自强模范肖岚组建残障人士宣讲,近年来先后走进60多个学校,以自强奋斗为主题开展宣讲,受众青少年达到2万余人次。三是用好高端宣讲顾问队伍。加强与知名专家、学者衔接沟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高端宣讲顾问队伍。
??开展“理论直通车”宣讲,解决“怎么讲”的问题。一是构建宣讲网络。统筹“百姓说理茶社”、街道社区理论讲堂、部门理论讲坛,形成“奎文阁身边讲堂”“破解问题实景课堂”“学习强国指尖课堂”三大宣讲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理论驿站”,使“理论驿站”成为理论政策宣讲的主阵地、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平台、提升市民素质的社会大学。去年以来,奎文区依托“学习强国”开展线上宣讲200余场,各级各部门结合学习宣讲积极开展“破解问题学习”,有关做法去年被作为理论学习先进典型在全市层面宣传。二是“精准滴灌”送达。定期开展宣讲工作调研,摸清全区面上宣讲资源和基层工作要求,建立基层“点单”、宣传部门“派单”、8支宣讲队伍“接单”工作流程,提升宣讲的精准性、实效性。今年以来,奎文区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区委宣讲团成员开展互动式、问答式主题宣讲30场,广泛开展“党的精神进万家”宣讲活动和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先后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齐鲁时代楷模、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走进学校,推动思政育人走深走实。三是注重形式创新。广泛开展“理论+文艺”宣讲,组织有关群众文化团体开展创作生产,加大指导力度,确保节目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近年来,先后推出《二十大精神指航向》《张奶奶看戏》《乳娘》等7部优秀理论文艺节目,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将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钩【盎?,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归纳整理,进行数字化转换,在理论驿站、居民楼栋、文化广场等场所提供二维码扫描,让群众方便快捷查询接受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据了解,大虞街道福寿街社区依托社区广播“福寿之声”定期向广大居民宣讲理论政策,助推社区治理水平提升。
??建立“每月一讲”资源库,解决“讲得好”的问题。一是“课题化”谋划。坚持问题导向,满足群众需求、破解工作问题短板,区委宣传部每月开展宣讲主题策划会,明确每月重点宣讲方向,研究策划推进宣讲重点。目前,已列出宣讲课题18个,逐一形成台账,压茬推进实施。二是“项目化”管理。建立宣传、党校、社科、调研部门骨干联系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组织编写创作一批精品宣讲课程,目前,已经编写转型发展、防风险守底线、党史学习教育等PPT10个,依托理论宣讲服务网络配套至街道、部门,确保宣讲工作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三是“工程化”推进。每月发放宣讲工作提示,对宣讲主题、宣讲场次等提出要求,用好“山东宣讲”小程序实施全过程管理,提升各级各部门开展宣讲的规范化水平。目前,全区各级各部门已自主开展各类宣讲1000余场。
??探索“1+N”品牌推荐机制,解决“常态讲”的问题。一是打造好主品牌。设计“兴奎有理”品牌标志,深刻挖掘“奋进新时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奎文实践新篇章”的品牌内涵,通过市级层面品牌发布、各类宣讲活动、主题报道等措施增加品牌曝光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兴奎有理”宣讲品牌建设工作先后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大众日报等报道。二是协同推进子品牌。引导全区各个层面根据自身特色和定位,打造符合地域或行业特点的品牌形象,并将其与“兴奎有理”品牌进行融合,形成整体效能。目前,全区各级已经配套打造“理响梨园”等子品牌,品牌放大效应进一步显现。三是构建一盘棋格局。由区委宣传部统一领导,各街道、区直各部门统筹负责本单位、本系统宣讲品牌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品牌建设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实行宣讲阵地统一挂牌、统一LOGO、统一培训、统一活动、统一资料配送,落实资金、场地、教材设备等保障,形成横向整合、纵向联动的宣讲机制。建立信息通报、考评等机制,做好观摩点评,今年以来已开展3场观摩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单位开展理论宣讲好的经验做法,推动宣讲工作热在群众、热在基层。(通讯员 纪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