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鲁网4月14日讯 今年以来,潍坊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八抓二十项创新举措”要求,创新出台安全生产“交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五条”、驻点监督人员“六必须”、安全教育培训“双月一考”、风险隐患“两周一查”五项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努力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创造安全发展环境。1-3 月份,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1.8%、66.7%。
??创新实施安全生产“交底”
??综合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的区位特点、产业结构、监管力量等因素,逐一研判区域安全风险,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工作建议。由市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同志分别向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交底,明确监管重点任务,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不缺位、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
??创新实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五条”
??制定《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五条措施》,抓牢抓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一是每周一带队检查安全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带队,安全总监(分管安全负责人)以及技术、生产、设备负责人和车间主任共同参与,每周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二是抓实抓细每日“晨会”。企业各班组接班后必须召开“晨会”,以接班班组长(工段长)为主,所有接班人员全部参与,进一步细化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是高危作业必须审核把关。企业进行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特殊作业以及外包作业,必须作业前安全交底、作业中全程监护、对作业安全条件现场确认,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核后方可实施;所有外包作业,必须纳入外包作业平台监管,目前累计上线6620项。
??四是重大生产活动集体研究。企业开停车(复工复产)、检维修等重大生产活动,必须制定安全方案,经企业安委会或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批实施。五是强化安全生产知识考核。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组织1次安全生产知识抽考,突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设备应知应会和安全操作,每次抽考比例不少于企业全体员工10%。
??创新实施驻点监督人员“六必须”
??制定《安全生产驻点监督人员“六必须”》,细化监督责任和重点任务,推动驻点监督见实效。
??一是重大生产活动必看。驻点监督人员必须参与企业重点生产活动方案的研究,到场查看监督方案执行情况。
??二是安全知识考核情况必看。企业每月组织安全生产知识考试时,驻点监督人员必须到场参与监考。
??三是重大问题隐患整改必看。对各级检查和企业自查发现的重大问题或重大隐患,驻点监督人员要紧盯不放、跟踪督办。
??四是开展高危作业必查。企业进行特殊作业时,蹲守驻点监督人员必须到现场监督,流动驻点监督人员必须掌握企业特殊作业情况,每月每家企业至少抽查2次。
??五是重点岗位“晨会”必查。对企业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晨会”制度执行情况,驻点监督人员必须每家企业至少抽查2次。
??六是外包作业活动必查。对企业外包作业活动,驻点监督人员必须检查外包协议签订、承包单位资质、从业人员资格、现场作业行为等内容。目前,全市共派出驻点监督人员1189 名,驻点1443家企业单位,做到真驻、真督、真帮,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创新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双月一考”
??由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在双数月份的第2周对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情况,开展大范围抽考,监督企业推动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落地见效。专门组建市安全生产培训考试中心,配齐配强工作人员8名,专门负责宣传教育和培训考试,开发全市安全资格考试系统,完善云服务功能,最多可保证全市4万人在线考试。抽考覆盖企业“关键人”,每次每个县市区随机抽考不少于10 名企业主要负责人、10名安全管理人员、10名一线员工。抽考覆盖各规模企业,全市共设9个考点,对规上、规下、小微企业按1:1:1比例抽取。抽考覆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化工和医药等重点行业领域,实现逢训必考、以考促学。
??创新实施风险隐患“两周一查”
??组成8个安全生产常态化隐患排查组,每组负责2个县市区,每两周对一个行业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和工作督查。市安委会办公室联合有关部门,针对排查行业领域的风险特点,制定必查事项,选派8名安全专家参与检查。各排查组及时将检查情况向属地相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反馈,并督导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市安委会办公室汇总各组检查情况形成单个行业分析报告,在全市进行通报。今年以来,全市共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0.7万家次,排查整改隐患17.2万处,立案处罚5026 起,责令停产停业整顿223家,提请关闭402家。(通讯员 孙垂涛 刘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