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孙敬明出席“辽河流域与中华文明进程前沿论坛”学术研讨会
??鲁网7月1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辽河是东北南部最大的河流,其流域面积辽阔,水土丰绕,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脊胖っ髁珊佑牖坪印⒊そ煌蝗衔侵谢拿魅笾匾赐分?。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7500~6500年前后的赵宝沟文化、5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4000~3500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都诞生于辽河流域。各种文化类型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辽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处于重要地位。
??(“辽河流域与中华文明进程前沿论坛”学术研讨会合影)
??6月28至30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与辽宁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辽河流域与中华文明进程前沿论坛”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秘书长晋保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为、辽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雪铭等,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潍坊市博物馆、太原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浙江东海国际战略研究所、湖州师范学院、丽水学院、赤峰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省考古研究院、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考古研究所、旅顺博物馆、大连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遗址博物馆等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学术盛会。
??(孙敬明作大会演讲《北方与文明》)
??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孙敬明出席会议,并作大会学术演讲《方与文明——从辽西等地出土殷周青铜器及铭文谈起》。
??孙敬明指出,辽河一带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之一,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构成格局中处于重要地位。早在红山文化时期,该区域即与黄河江淮流域存在文化交流,而彼此间交流又是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构成格局的内在动力与凝聚力。至夏商周三代这种区域间文化交流则更为频繁密切。凡此诸种,在历史典籍中不乏记载,并且更有丰富科学的考古学资料提供充分证明。如自汉代以来,在辽西及其东、西、北方所发现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所铸造的青铜器窖藏或墓葬(遗址)约22处,其中出土鼎(方、圆)、甗、簋、簠、盨、尊、罍、瓿、盂、卣、盉、壶、盘、匜、俎形器及兵器等百数十件。由于历史原因,实际数量应远远超乎于此。其中带有铭文者33余件,内容涉及殷周王室、?、孤竹、微、燕、倗、史、戈、冉、鄧、鱼、、义、蟺、麀、尹、舟、车、蔡、走马、白、庚、戍、邢、许等25国族。这些都是北方与江河淮流域国族直接而又密切或间接文化交流的铁证。凡此,对探索特定历史时段与空间,以展示中华文明兼容并蓄,连绵发展不断升华之进程尤具重要意义。
??(孙敬明作大会闭幕式感言致辞)
??大会闭幕式上,孙敬明研究员受大会组委会委托,代表与会专家学者发表热情洋溢的感言致辞,得到与会者高度赞扬。(通讯员 纪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