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双城记”:潍淄两地通翰墨 传承共创写“瓷章”
??鲁网7月19日讯 文化讲述一座城的过去,文化丰厚一座城的现在,文化赋能一座城的未来。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诸多成果缀连起一座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脉得以赓续,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愈发清晰、文化底色愈加鲜亮。
??而在山海壮美翰墨飘香的齐鲁大地,每一座城市都宛如一颗明珠,散发着独具特色的光芒,这些光芒偶一交互,便聚合生发出城际文化融合交流的七彩画卷。比如潍坊与淄博,当北海名郡遇上齐国古城,“朝天锅”遇上“淄博烧烤”,“中国画都”遇上“瓷都”,一段工艺美术齐鲁“双城记”,将通过两位工艺美术大师的互动更加精彩。
??潍坊经济开发区的一间工作室内,潍坊工艺美术大师吕雯正在一件瓷制笔筒上作画。瓷画以陶瓷为载体,是由陶瓷烧制技艺演绎而来的绘画艺术,同时也是绘画与陶瓷完美的融合。吕雯说,她的美术之路开始于初中的一本漫画书。那时候,她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漫画书中的精彩故事和绚丽的画面,让她看见了艺术的无穷魅力。一直到后来她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美术专业,并选修了工艺设计。大学毕业后,吕雯当过美术老师,也做过室内设计,但是她从来没有离开过美术行业。
??吕雯作品
??2020年,吕雯拜师著名画家许振悦先生学习山水国画,吕雯说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给予她帮助和支持的人。但师父许振悦老师对她的影响尤为深远。记得第一次与师父见面时,吕雯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师父,请多多指教!”师父微笑着点了点头,从此开始指导她学习国画。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吕雯的技艺突飞猛进。吕雯时常感慨道:“师父的画法真是神来之笔,每一笔都充满了韵味和意境。”
??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吕雯把传统绘画的基本功转换到了瓷器上,借助瓷器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绘画思想和理念。她的作品在瓷画界中独树一帜。她善于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有古典美又不失时尚感的瓷画作品。她的瓷画《问墨溪山》在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上获得了金奖,瓷画《祥风流云释春无痕》在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首届“山东手造”精品展上获金奖,2023年,吕雯获评“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忆艺坊翟彬绪工作室,山东工艺美术大师翟彬绪正在一件高一米多的瓷瓶上作画。翟彬绪从事陶瓷壁画、国画、刻瓷艺术创作三十余年,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翟彬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业于淄博瓷厂,师从崔思烈老师学习陶瓷技艺,经过潜心学艺、刻苦练习,逐渐崭露头角。1992年至1997年,他自费到天津美院进修国画,主攻山水,兼修花鸟。进修四年,跟随天津美院的孙其峰、霍春阳名师学习花鸟、山水,国画水平日渐精进。后来翟彬绪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尽管经营搞得红红火火,但他始终割舍不下对艺术的挚爱,一有空暇就彩绘创作。他创作的彩绘瓶独具风貌,广受关注,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一度供不应求。
??翟彬绪作品
??翟彬绪认为,在陶瓷上彩绘不同于在宣纸上作画。对陶瓷的秉性、彩绘的技法有纯熟的把握,是彩绘必备的功底,必须深悟彩绘艺术的精要,反复吸吮传统国画山水的精华,才能创作出好作品。笔墨当随时代。从艺四十余载,翟彬绪釉上釉下绘画及刻瓷艺术多是描绘家乡山山水水。在翟彬绪看来,山水有神,任何作品都能让人从画面中读出时代的背景和作者的感悟。八大山人的画里,一只鸟一条鱼,诉说的是孤寂。而翟彬绪在彩绘山水中诉说的,是这个时代之美,以及这个时代的精神。
??潍淄两地通翰墨,传承共创写“瓷章”。潍坊自古至今书画巨匠辈出,《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名画均与潍坊有关,从李成、张择端,到郭味蕖、于希宁等,这些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都出自潍坊,足以说明潍坊书画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爸泄榛瓷蕉?,山东书画看潍坊”,近年来,潍坊凭借独特的文化优势和良好氛围将书画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逐步彰显出潍坊书画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术陶瓷的生产方面,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从遥远的千乘之国,到如今的当代国窑,数千年的泥火熏陶,让淄博成为举世闻名的北方瓷都。精美的淄博陶瓷制品,不仅在国家宴会等重要场合出现,更是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国家元首的“国礼”。
??作为书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融合形式,瓷画就成为了两座城市天作之合的艺术形式。七月,吕雯来到翟彬绪的工作室,当潍坊工艺美术大师遇上山东工艺美术大师,两位艺术家的交流合作,也开启了潍坊淄博两地工艺美术深入融合交流的新篇章。
??吕雯与翟彬绪颇有渊源。二人都挚爱瓷画艺术,吕雯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在淄博进行烧制完成,翟彬绪也经常到潍坊与工美同仁开展书画和刻瓷的交流,更为深厚的渊源是,二人都师从潍坊著名画家许振悦先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深厚的同门之谊。
??从画笔到刻刀,从纸张到泥土,承载着两座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瓷画集传统技艺与创新元素于一体,经由两位艺术家传承共创,一件件反映两地文化交流的瓷画作品正受到关注。这些作品作为“山东手造”的代表,不仅拥有超高颜值,还凝结着创造者和两地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相信,随着城市间文化的深度融合,更多的齐鲁“双城记”“多城记”故事也即将唱响。(通讯员 纪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