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烟云之红色基因
??鲁网12月13日讯 一条胶济路,半部近代史。随着穿齐鲁而达天下、跨东西而连世界的胶济铁路的开通,直接影响了近代山东交通运输格局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也推动了潍坊的自主开埠,并对潍坊近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胶济铁路线潍坊段串联起的坊子炭矿、坊茨小镇、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潍柴老厂区、南大营等近现代工业遗产丰富而完整,红色文化、铁路文化、烟草文化深厚,是城市的宝贵财富,也是潍坊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因铁路而兴、因烟草而盛”的廿里堡小镇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文环境等原因被写进了中国烟草发展史,融入了中国近代革命史。
??一、致敬百年,寻根铸魂
??一百年前的中国,风雨飘摇,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卷烟业成为帝国主义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的重要领域。以英美烟公司为代表的帝国主义资本逐步垄断了中国烟草市场,卷烟工人毫无民主权利,农民辛苦种的黄烟被任意降价降级收购,备受剥削压迫。
??1881年,当秘书把一张带着人口数字的世界地图摆在美国烟草大亨詹姆斯·杜克面前时,他的目光停在了标有4.3亿人口的数字上,用手指着中国的地方,兴奋地叫到:“那就是我们要去销售香烟的地方。”
??1902年,英国、美国的6大烟草公司在英国伦敦成立了烟草托拉斯英美烟草公司,首任董事长就是詹姆斯?杜克,巨大的中国市场一直是其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要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它的子公司大英烟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烟草企业,最高时占有中国烟草市场70%多的份额,烟民们熟悉的三五、健牌和希尔顿都是他们的牌子。
??他们不满足于卷烟销售环节的利润,垂涎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使用当地土烟卷制香烟失败后,在中国十几个省市开启了长达10年的烤烟试种,最后于1913年在土壤、气候、温度、纬度都适宜的潍县试种成功,拉开了中国大陆第一片烟叶、第一代烟农、第一批烤房的百年烟云。这也是帝国资本掠夺从三产向二产、一产渗透蚕食的全过程。
??随着烟叶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烟农遍及潍县、安丘、临朐、昌乐、益都、临淄各县。产量的迅速增加,对烟叶的深加工——烟叶复烤也就迫在眉睫,1917年,大英烟公司利用“华人买办”瞒天过海之术,在潍县廿里堡取得土地置办权,在此建设了中国建厂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烟叶复烤厂。引领了利用西方技术发展近现代工业的先河,开启了廿里堡复烤厂的百年发展史!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掩盖其侵略野心,无论美种烟叶的试种还是复烤厂的建设,大英烟公司并不直接出面与农民打交道,而是由买办出面经营,一切实权均操之于买办之手。现在1532文化产业园里面保存完好的华人账房就是当时华人买办办公的场所。
??也是在这一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之,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而从大英烟公司出资兴建的潍县毓华高级小学中,也先后走出了潍县最早的共产党员庄龙甲,王全斌等一大批革命者,留下了他们播撒革命火种,追寻自由解放的红色印记。在这里,留下了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革命足迹。邓恩铭还与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和女革命家陈少敏结下了不解之缘,镌刻了潍县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史!
??历史选择这里成为潍县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潍县红色革命的摇篮,绝非偶然!
??究其原因,一是,学校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培养了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大英烟公司在这里建立的两所学校毓华小学和毓华师范,是我党当时在潍县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潍县早期共产党员利用两所学校,宣传革命道理;举办纪念孙中山去世追悼会;组织师生团体、群众示威游行等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思想解放,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民主运动,将潍县大地的革命烈火熊熊点燃。
??二是,烤烟厂占地1千多亩,聚集大批产业工人,不包括季节工和临时工,职工人数一度达到数千人。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且毫无政治权利。这种残酷的压迫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革命性,成为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三是,廿里堡周边农民饱受英美日帝剥削和国民党压迫。据(《申报》1918年10月17日)记载“潍县栽种烟叶之户,今年非常之多,又幸雨水调和,烟叶极为畅茂,各烟户均欣欣然有喜色,以为定可获利。迨薰烟己成,向英美公司售卖,而该公司定价每磅仅有小洋一角有零,较之上年仅半价焉。种烟各户大失所望,遂编发传单,纠合同业,定于阴历初五日,在凤凰山开会讨论对待办法,尚无结果?!彼越?,此处反抗剥削和压迫的群众基础比较雄厚。
??四是,烟草的种植和烘烤带动了沿线城镇商业、加工业的兴盛。据《胶济铁路志》记载,廿里堡作为烟草重要集散地,因大量的烟叶运输业务,胶济铁路廿里堡小站的货运年收入仅次于青岛站和博兴站;而一、二等客票收入更是超过济南、青岛而居第一。廿里堡小镇商号林立,粮油店、棉麻店、玉器店、洋布店鳞次栉比,县城居民无不纷至沓来。大英烟南北两厂汇聚了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客商与工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五十余个姓氏的村落。廿里堡小镇发展成为“胶东产烟最富之区,亦烟市荟萃之地”。其中,1917年英美烟公司在复烤厂北厂西南角开设的“同益和”银行,在华人买办田联增等人的经营下,掌管着整个山东英美烟公司所辖机构的账目和资金往来,是当时繁华一时的廿里堡小镇的经济中心和交易中心。此地车水马龙,鱼龙混杂。交通便利,便于出行,便于隐藏身份,开展革命活动。
??五是,国民党势力主要盘踞在潍县城里面,加上大英烟厂帝国资本的身份,这个地方国民党统治力量相对薄弱,有利于我党成立早期的发展壮大!
??早在1917年大英烟公司设厂之初,就投资兴办了毓华小学和毓华师范(二十里堡讲习所)。庄龙甲,王全斌,胡殿武等一批潍坊早期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在此求学、任教,在烟厂当工人。
??庄龙甲,出身贫困家庭,早年就读毓华小学,考取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期间,结识了王尽美、邓恩铭,后在王尽美的领导下参加革命工作,被称为“王尽美同志的左右手”。1925年1月,庄龙甲接受中共山东地委指示回潍县开展党的工作,以毓华小学代课教师的身份进行革命活动。他秘密发展了南屯村的田化宽、田智恪和庄家村的庄禄海三人入党。一个月后,在大英烟厂北侧三里路的庄家村庄龙甲家里建立了直属中共山东地委领导的潍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潍县支部,庄龙甲担任支部书记。中共潍县支部建立后,党支部的工作在全县城乡广泛展开。支部成员深入到大英烟厂、潍县火车站、坊子火车站、毓华小学和文华中学、文美中学及乐道院医院,在厂矿工人、进步师生和医护人员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道理,培养积极分子。庄龙甲在文华、文美中学建立了“马列主义读书会”,启发青年的革命觉悟,组织发动了文美中学的反帝爱国罢课斗争。8月,发展学生王仰增、郑官升、孙葵书等党团员20多名,建立了文华中学团支部。在胶济铁路潍县站、坊子站的工人中间发展了部分党员,建立了坊子铁路机务段党支部。
??1925年8月,针对王尽美同志去世和山东地执委书记尹宽调离山东的实际情况,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同志秘密来到位于廿里堡大英烟厂里面的潍县廿里堡师范讲习所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6年6月,潍县党员发展到120名、团员200多名。根据中共山东地委的指示,中共潍县支部在大英烟厂西侧三里路的茂子庄村王全斌家的场院屋里秘密召开潍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余人。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选举庄龙甲为书记,牟洪礼、张同俊、扈梅村为执行委员,王全斌为候补执行委员。这是山东最早建立的一个县级党的组织,她的诞生是潍坊乃至全省党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全省各地党组织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方向。
??中共潍县地执委成立后,领导开展工人、农民、学生运动,发展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幸的是,庄龙甲后来被捕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下,头颅被挂在潍县城门上,年仅25岁。
??庄龙甲的战友王全斌毕业于济南山东工业专门学校,回潍后,曾在东关第一公学、二十里堡师范讲习所任教。1925年春,经庄龙甲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同年秋,担任毓华小学校长,使这所英美烟草公司开办的学校成了潍县党组织的活动点。在他的教育和感染下,弟弟王全武、妹妹王全珍、侄女王美德等人不仅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而且都在1926年加入了共青团。在他带领下建立了潍县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装—赤卫队。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眼中钉。1928年党组织将王全斌调往高密县工作,并任高密县委书记。不幸的是在去济南出席省委扩大会议返回途中,被国民党特务分子认出,落入敌手,被关押在潍县城里公安局所在地城隍庙内,多次严刑审讯,坚贞不屈。1929年1月9日深夜,被敌人残忍杀害,并抛尸于潍县公安局外面的荷花湾内,王全斌牺牲时年仅28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有了庄龙甲,王全斌等坚守理想,担当使命,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先辈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中华民族今天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精神千秋不朽,英雄功绩万古流芳。硝烟虽已散去,但历史需要铭记。致敬百年,寻根铸魂。是为了向他们致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二、大干快上,岁月鎏金
??1948年4月27日潍县胜利解放。经潍坊特别市指定南厂为汽车装备厂保管使用?;瓢炫山鸸獾雀涸鸾庸芰恕柏ダ锉た狙坛А?,并同时接管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坊子的烤烟厂。把历经抗日战争破坏和国民党统治停产的烤烟厂列为恢复生产的重点企业,拨专款进行设备修复工作。8月份在廿里堡成立“山东省大华烟草公司”,隶属华东工商部。8月15日《新潍坊报》第二版发布烤烟厂修复设备,筹划开工报道,周围群众莫不欢腾鼓舞。9月28日胜利开机生产,此年共复烤烟叶869万斤。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烟草工业的发展,党领导广大职工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把头统治,工人由奴隶变成工厂的主人。从而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烤烟生产的发展。1949年6月29日,山东大华烟草公司职工会成立,近200人参加庆祝大会,属潍坊市轻工行业工会的一个基层组织。以后,潍坊市总工会成立,又成为市总工会的一个下属基层工会组织。
??在上级工会组织和厂党委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烤烟人笃行不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走过了大干快上,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了一大批先模人物,历年出席市以上先进代表上百人次,历年出席省以上先进代表数十人次。共青团中央授予颜成英“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称号并颁发奖章。张素英被邀请去北京参加国庆二十周年观礼。锅炉组1980年被国家经委、劳动总局、物资总局、全国总工会授予“节能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潍坊复烤厂烤烟工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省最大的烟叶加工企业和仓储保管中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部颁一档标准。烤烟质量久负盛名,受到国内外用户好评,全省同行业评比,多次名列第一,所出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八个省、市,九十六家卷烟厂;并先后出口苏联、西德、日本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畅销世界各国,享有崇高信誉。从潍县解放至1964年新建张店复烤厂投产,“堡烤”一直担负着全省出口和内销烟叶加工复烤任务。
??1983年复烤烟叶8.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513万元,1983年增加到24721万元,增长了47倍,占到了潍坊市区工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
??曾任潍坊烟叶复烤厂厂长,后任潍坊市市长的邹立桂同志,在1984年为烤烟厂题诗一首,“建厂七十载,历经几衰兴。英美日帝国,相继侵颐中。推种新烟草,建厂总经营。日降国军至,垒堡驻重兵。厂塌物劫尽,狐宿草丛生。解放得发展,资修重开工。而今机械化,烟质享盛名。畅销国内外,四化业飞腾。”可以讲,有着红色基因,革命传统的烤烟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烟草行业和地方经济事业发展贡献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潍坊经验”和“烤烟力量”。
??三、精彩蝶变,焕发青春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潍坊烤烟厂南厂(建于1919年)依然炉火高燃,续写着新时期复烤加工的辉煌。而占地340亩的北厂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复烤业务的减少和企业改制转型,走上了艰难探索的多种经营之路。厂房闲置,设备拆除,职工分流,靠传统烟叶仓储维持生存,并开展了一系列服务行业多种经营项目。木制仓库较多的厂区出于安全考虑,树砍光,草拔光,维修资金投入困难,部分厂房仓库出现漏水坍塌现象。
??2013年,随着省级文物?;さノ坏幕衿溃嚼丛蕉嗟挠惺吨恳馐兜奖;に闹匾?。但是如何发展却成为一个新的问题,经过几年来“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考察,大英烟公司旧址绿色发展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时逢复烤厂建厂百年之际的2017年,在地方政府和烟草行业的大力支持下,潍坊泰山1532公司携手奎文区恒建集团实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战略。以敬畏之心,强化历史文化?;ぃ群蠡衿朗〖独肺幕智凸壹豆ひ狄挪?。用织补城市的绣花针功夫,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将荒废多年,但保存完整的老复烤厂蝶变为江北最大的文商旅城综合发展的1532文化产业园,成为了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的物质载体之一和潍坊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资源所在,走出了一条盘活闲置资产,新旧动能转换的绿色发展之路,探索了一种活化利用工业遗产,赋能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从昔日的烤烟味到如今的“青年味”,百年烤烟厂的传奇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青春活力。
??来路当忆,前路可期。只有追寻那凝结在心底的红色印记,才能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动力,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烟草工人运动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新时期的烟草人赓续红色血脉,在谋求企业转型和赋能城市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为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百年烟厂历史文化和红色基因宝贵资源,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建党百年之际投资兴建了“寻根铸魂”党性教育主题展馆,被评为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100家革命场馆特色展陈馆;拍摄的潍坊知名作家马道远先生编剧的《因为你》爱国主义题材电影,荣获山东省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二等奖;开发了“六援同心、百年同园”党性教育课程,形成了“1+4+N”党性教育模式,倾力打造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烟味十足的潍坊烟草“寻根铸魂”党性教育基地,并代表潍坊市文旅局和潍坊革命文物?;ち嗽谌÷氏确⒉几锩奈镏魈庥尉?,展示了潍坊丰富而有特色的红色研学主题课程。努力讲好红色烟草故事,积极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为潍坊红色历史填补空白,为烟草行业和地方党性教育丰富载体!
??目前,这里作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潍坊市党员现场教育基地和潍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了潍坊爱国教育,党性教育,职工培训,中小学生研学的一张新名片;作为山东省华侨国际交流基地和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的物质载体,成为了潍坊市对外交流的新载体;作为国家级工业遗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建设部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案例;作为山东省政协“界别同心汇”第一批创建试点单位,创新开展“文化赋能拼经济”同心行”活动,成为了吸引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界别群众的活动阵地和凝聚共识的新平台。
??往事如烟,不曾散去。如今,当人们漫步园区,聆听一块煤炭,一条铁路,一片烟叶的百年故事;当穿行红色地道,触摸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当透过园区内规模宏大的英式工业厂房和充满匠心设计的德式小洋楼,今天的人们能体味到西方列强的贪婪;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一百年来,党同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荣誉。
??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ちΧ?,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ご校ê糜煤霉椅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1532文化产业园作为潍坊市政府列入改造提升的8处历史文化街区,已被纳入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战略,将以红色基因为底色,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驱动力,在文化遗产?;ぃ鞘懈潞兔篮蒙钊诤戏⒄狗矫婕绦懈幸庖宓奶剿魇导?!
??后记:
??踏莎行-感老厂新生
??碧瓦红墙,金风晓露,回望百载烟云处。兴衰几度易多主,风流曾被风吹去。
??春雨东风,花间草树,旧声新曲青春路。钩沉岁月化文园,引来八面游人驻。
??建于1917年的大英烟厂(原二十里堡复烤厂)历经英美日帝侵占,国民党统治和社会主义各个历史时期!因开创近代利用西方技术发展我国工业先河(国家级工业遗产评审专家组评语)和“三最”烤烟厂(国内建厂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地位,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工业遗产和山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不曾散去。从第一片烟叶在此种植,第一个复烤厂在此建立,沧桑烟厂,百年峥嵘。到2017年,老厂乘动能转换之东风,筑巢引彩凤,鸢都添画境,成功蝶变1532文化产业园!
??正所谓,“别样百年别样风,沧桑都在此园中??菔鞣甏浩窨纱?,再续新妆分外红?!钡懔脸悄暇墒拢憬篮梦蠢矗。ㄎ?王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