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香论坛网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

濰坊獲評“國際和平城市”四周年丨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

2025-02-03 17:20:13 來源:魯網(wǎng) 大字體 小字體 掃碼帶走
打印

??魯網(wǎng)2月3日訊(記者 王玉龍)“讓五彩的風箏變成白鴿的模樣,銜著祈愿的信箋,帶著和平的向往,飛過高山,越過海洋,寄進每一個人的心房……”

??2025年2月3日上午,一曲婉轉(zhuǎn)悠揚的歌聲從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十字樓前飄出,飄蕩在莊嚴肅穆的博物館周圍,如同初破曉的陽光,照耀每個人的心房。濰坊獲評“國際和平城市”四周年系列活動之“傳遞和平愿景 唱響更好濰坊”啟動儀式在此隆重舉行。儀式上,由滕文峰作詞、黃永健作曲的和平主題原創(chuàng)歌曲《同一個夢想》首發(fā)。

??2021年2月3日,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向全球宣布新一期國際和平城市名單,濰坊成為全球第308座國際和平城市,是山東省首個,也是繼南京之后中國第二個“國際和平城市”。這紙“名片”,既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2月3日,是濰坊獲評“國際和平城市”四周年紀念日,濰坊舉辦系列活動,展示和平建設(shè)成果,加強和平教育,促進和引領(lǐng)和平交流,提升濰坊文化軟實力,更加奮發(fā)有為地推進更好濰坊建設(shè)。本次舉行的“傳遞和平愿景 唱響更好濰坊”就是該系列的重要活動之一。

??四年前,濰坊多了一張國際名片——“國際和平城市”。當時不少人嘀咕:“和平?不打仗就是和平唄,這牌子有啥用?”四年過去,濰坊人用行動給出了答案:學校將“和平”理念融入日常教學;社區(qū)將“和合”思想納入基層治理;非遺集市上,非洲手鼓遇上山東快板;文化場館里,中外青年歡樂聯(lián)誼;社區(qū)食堂里,韓國泡菜和濰坊肉火燒擺在同一張餐桌……和平不是掛在墻上的那張紙,而是街坊鄰居的笑臉,是陌生人之間的善意,是外國朋友豎起的大拇指,是不同文化碰撞時的會心一笑。這一張張日常碎片拼起來,就是濰坊對“和平城市”的解讀——在這里,和平是看得見的生活,它不在國際會議的演講稿里,而在普通人熱氣騰騰的生活里,它是濰坊人握在手中的泥土、種在地里的種子、寫在臉上的笑容。

??獲評“國際和平城市”的四年,是濰坊將國際榮譽轉(zhuǎn)化為具體實踐的四年。

??和平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它需要腳踏實地去踐行。四年來,濰坊市將和平理念融入城市精神,讓和平與發(fā)展成為對話的紐帶,濰坊的風箏線,串聯(lián)起更廣闊的不同文明的天空。

??四年的探索,濰坊人對“和平城市”建設(sh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和平,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撐。從青州博物館的“中國微笑”到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和合二仙”,從《齊民要術(shù)》的“耒耜天下”到“風箏一線牽天下”的開放胸襟,濰坊的和平基因深植于五千年文明血脈。保護修繕歷史建筑,將非遺技藝納入中小學課程……濰坊讓年輕一代在文化傳承中讀懂“和為貴”的東方哲學。

??和平,需要民生溫度的托舉。濰坊始終把“民生小事”當作“和平大事”:全市建成748處助老食堂(含配餐點),日均服務(wù)3.1萬人次;全市搭建養(yǎng)老服務(wù)“一張網(wǎng)”平臺,采集錄入老年人信息213.3萬余條,186家養(yǎng)老機構(gòu)、495個社區(qū)日間照料中心、573個農(nóng)村幸福院等養(yǎng)老服務(wù)設(shè)施納入;對全市8400余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智能化改造,為部分70歲以上老人發(fā)放智能腕表、安裝生命體征監(jiān)測儀,使用“無門檻”、智慧“不掉線”;社工和志愿者“一對一”“手把手”“點對點”,幫助老年人跨越“數(shù)字鴻溝”……正如社區(qū)居民所說:“政府把路修平了、燈點亮了,大家心里敞亮了,誰還愿意紅臉吵架?”

??和平,需要全球視野的胸懷。自1988年成為沿海開放城市以來,濰坊先后與110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文化聯(lián)系,與國外40多個城市結(jié)為友好城市。作為中國最早自行開埠的城市之一,濰坊也在改革開放中成為了放眼世界的橋頭堡,全市累計有32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yè),在濰坊設(shè)立了61家公司。濰坊已經(jīng)同全球218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外貿(mào)企業(yè)超6300家。人們看到,今日濰坊的和平實踐,既是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探路,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踐行。

??和平,需要代代相傳的堅守。中小學開設(shè)“和平課堂”,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心中的和諧世界;濰坊學院依托2019年就成立的濰縣樂道院集中營研究所,建立了專門的和平學研究院,圍繞和平與發(fā)展的重大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開展跨學科全面深入細致研究,力求把濰坊的和平資源由城市記憶上升到世界記憶、人類記憶,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區(qū)域和平文化建設(shè),為國際和平城市發(fā)展貢獻中國理念。

??四年很短,但足夠讓世界看見:和平不是強者對弱者的施舍,而是每個平凡人都能參與的創(chuàng)造。就像一位風箏設(shè)計師所說的:“風箏線握在老百姓手里,和平才有了扎根的土地?!?/p>

??和平與發(fā)展,是人類最永恒的主題。近年來,做為國際和平城市的濰坊,全面、系統(tǒng)、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適應(yīng)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加強和平遺產(chǎn)保護,推動和平教育普及,凝聚和平共建力量,擴大和平文化影響,向社會、向世界、向全人類呼喚和平,播撒了和平種子、貢獻了和平力量,叫響“和平城市讓濰坊更好”。

??濰坊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而它的答案,正寫在每一朵綻放的笑容里。

??2月3日,恰是農(nóng)歷的立春節(jié)氣。春天來了,一切都欣欣然。讓我們共同祝愿:乘著春天的腳步,讓和平的風,永遠鼓蕩濰坊風箏的翅膀;讓發(fā)展的光,永遠照亮人類前行的方向!

責任編輯:趙岳
新聞關(guān)鍵詞:國際和平濰坊文化城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