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香论坛网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

发布会丨潍坊“五大行动”推进海洋强市建设

2025-03-01 11:22:0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 方平平)2月28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走在前 挑大梁 建设更好潍坊”新闻发布会,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庆华介绍了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有关情况。

??李庆华表示,潍坊是环渤海重要海滨城市,海岸线长158公里、海域面积1289平方公里。去年以来,市海渔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以建设海洋强市为引领,以实施新一轮主攻“海洋经济”战场行动为抓手,聚焦“产业更优、科技更强、港口更大、合作更深、生态更美”持续加力,全市海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了磅礴海洋力量。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703.4亿元、同比增长6.8%,占GDP比重达到21%。

3a99fe2f43d61d1c5ec0952f264ef5c

??海洋产业体系持续完善,奠定了海洋强市“重要基石”

??潍坊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在扩规模、优结构、育特色上下功夫,壮大特色园区27家、集聚涉海规上企业376家,实施总投资1143.7亿元的115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95.6亿元,全力打造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海洋渔业,争创国家级海洋牧场1处、国家级原良种场1处、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1家、国家级渔业科技小院1处,在四个领域实现零突破。海洋化工,滨海现代海洋化工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新和成、?;胙∈ 巴费恪逼笠?,滨?;げ翟?、寿光侯镇化工产业园跻身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海洋动力装备,潍柴重机船用中速柴油机、富源增压器船用涡轮增压器入选第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豪迈成为亚洲唯一水下连接器供应商,深海钻采装置全球市占率40%以上。海洋生物医药,潍坊生物医药产业园获批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领域省级特色小镇,富康制药、新和成多种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全球前列。

??创新突破潜力产业。海洋新能源,国电投吉电潍坊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一期并网发电,全市新能源装机达1196万千瓦,成为全省首个“千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城市”。海水综合利用,?;糯葱隆耙凰擞谩蹦J?,海水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获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

IMG_256

??海洋科创水平显著增强,激发了跨越发展“澎湃动力”

??全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海洋领域集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高能级平台。全市海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4个,超高速高压水动力平台列入崂山国家实验室核心公共平台,?;沤ǔ扇准液Q蠡ぶ惺曰?,莱州湾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科学观测研究站升级为部级站点。

??引育高水平人才。全市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达10个、数量全省第1,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昌邑海洋生态与工程研究站入选省首批人才集聚节点标志性平台清单,8所驻潍高??韬Q蠡ぜ际醯?0余个涉海专业,每年培养高素质毕业生3000多名。

IMG_256


??突破高精尖技术。打破深海高性能防腐新材料、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海水综合利用电渗析膜等领域技术垄断,建成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质资源库、全国唯一的单环刺螠原种场,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65%。

??港口综合能级加快提升,打造了奋楫远航“战略支点”

??潍坊把港口作为开放发展的战略资源,全方位推进强港建设,加快打造亿吨大港。

??完善港航基础设施。潍坊港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1个,在全省首创“防波堤+风电”交能融合开发模式,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潍坊港码头全流程自动化5G产线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在国内首次实现通用干散货码头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渤海湾航运中心正式运营,潍坊港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7条、通航国内外18个城市,形成覆盖华北、华东、华南和东南亚等内外贸航线网络,全年完成吞吐量4207.4万吨、集装箱80.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9%、33.4%。

??深化港城融合。在全省率先出台“三区互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组织实施21项重点任务、15个重点园区、4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250亿元,加快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海洋开放合作深入拓展,扩大了互利共赢“广阔空间”

??积极“走出去”发展,广泛链接优质海洋资源,不断提升海洋发展活力。

??一方面,深化对外合作。与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深?;毓芾碇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科院海洋所、省海洋集团等60多家涉海单位进行紧密合作关系,吴立新、唐启升、焦念志、金翔龙、陈松林等多位业内顶尖院士通过多种方式支持潍坊海洋强市建设。

??另一方面,加强推介宣传。成功举办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山东主场、朱树屏事迹展暨科地合作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实践、放鱼节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参与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推介海洋发展成果,30余家国家、省、市媒体刊发转载报道,大大提升了潍坊海洋城市知名度、影响力。

??海洋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筑牢了持续发展“蓝色屏障”

??潍坊坚持开发与?;げ⒅亍⑽廴痉乐斡肷薷床⒕?,坚决守牢生态、安全底线。

??扎实推进治理修复。实施15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修复滨海湿地2165公顷、岸线14.8公里,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高于省定目标14.3个百分点。完成互花米草治理约1745公顷,总体清除率达到90%以上。寿光市莱州湾近江牡蛎礁修复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

??深入挖掘蓝碳潜能。实施蓝碳经济发展三年行动,组建全省首家地市级海洋碳汇产业联盟,成立莱州湾滩涂生物碳汇实验室、唐启升碳汇渔业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助力蓝碳经济发展。

??全力抓好海上安全。构建“四海一家”海上联动执法机制,全市671艘海洋渔船全部纳入数字化、全天候管控,渔船违规数量与违规率全省最低。

??李庆华表示,下步,将坚决扛牢海洋发展牵头重任,向海洋要生产力、求增长点,确保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力争到“十五五”末,全市海洋生产总值比2021年翻一番,努力为更好潍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重点实施好“五大行动”:

??全域向海兴海行动。坚持陆海统筹、全域向海,推动产业链条向海延伸、产品向海转向、市场向海拓展,北部沿海区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海洋和临港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沿海海洋经济带;内陆县市区立足产业基础,建设各具特色的海洋产业聚集区,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坚持改造传统和培育新兴并举,打造海洋化工、海洋动力装备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渔业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等N个潜力产业,构建“2+2+N”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其中,海洋渔业将围绕“蓝色良种”工程和虾、贝、鱼三个百亿目标,创新实施渔业“三新”行动,引进落地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活体库,打造全国海洋种业高地。

??科技赋能提质行动。深化与中国海洋大学、崂山实验室等的务实合作,打造水动力平台、海洋化工中试基地等一批海洋尖端平台。组建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让更多科技成果赋能产业发展。加大海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引育力度,开展在外潍坊“海洋人”问需家乡等活动,夯实人才智力支撑。

??港口扩能升级行动。加强与山东港口集团战略合作,加快5万吨级泊位、航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疏港铁路、疏港高速等海公铁集疏运体系,全力打造亿吨大港、环渤海特色枢纽港。强化与周边港口的联动错位发展,引进发展“大进大出”类临港产业,建设港产城“三区互融”示范区。

??美丽海湾建设行动。统筹推进陆海综合整治,积极争创国家生态修复项目,打好“互花米草”治理攻坚战,打造水清岸绿湾美的良好生态??硅吡烫荚龌闶痉堆芯浚贫吡梅⒄故迪滞黄?。建设涵盖海洋生态预警、海洋防灾减灾、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等于一体的海洋综合管理“一张图”,加强海洋综合执法监管,全力确保海上安全。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