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先锋丨王作福:有机菜篮筑梦人
??编者按:农业兴,百业旺;农民富,潍坊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潍坊作为农业大市,始终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从“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到“寿光模式”,这片热土不断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展现潍坊三农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先锋力量,鲁网潍坊联合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强农先锋”专题采访,聚焦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和标杆案例,传播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以先锋为镜,向榜样看齐,汇聚农业强市的澎湃动能,为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凝聚力量。
??鲁网6月24日讯(记者 王玉龙 朱思琪)6月17日,艳阳高照,潍坊市安丘市石堆镇,安丘市孟戈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土豆正在收获,拖拉机拉着明晃晃的铁犁隆隆驶过,圆滚滚的土豆被翻出,工人们跟在后边捡拾、粗选、装袋,一车车地被运往清洗、加工厂。
??土豆田边上,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刚栽植不久的大姜吸饱了水分正茁壮成长。
??“看,那一片地是种胡萝卜的,一年春秋种两季,春季的这一季刚收获,现在休地一段时间,接着准备再种?!焙献魃缋硎鲁ね踝鞲V赶蛏栽洞?,“我们的胡萝卜、生姜、土豆、芋头等有机农产品都是订单农业,价格、销路都有保障。”
??王作福,一位朴实而坚定的农民企业家,他用十余年的坚守,将一片普通的农田打造成山东省最大的根茎类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登上了北京冬奥会的餐桌,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从传统农民到有机农业先行者
??王作福1972年出生于安丘市石堆镇孟戈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与土地打交道,深知农民的艰辛。2008年,他看到家乡的农户仍以传统方式种植蔬菜,产量虽高,但价格低、销路窄,甚至有时因市场波动而亏损。于是,他萌生了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的想法。
??“那时候,我们种的姜、土豆、胡萝卜,虽然产量不错,但卖不上价,农民赚不到钱?!蓖踝鞲;匾涞?。2008年,他联合周边农户成立了孟戈蔬菜专业合作社,最初仅有几十户社员,种植面积270亩,主要种植大姜、土豆等传统作物。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作福了解到北京欧阁有机农庄正在寻找有机蔬菜供应商。当时,国内有机农业刚刚起步,市场认知度不高,但高端消费群体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正在增长。
??“有机种植不用化肥农药,产量低,成本高,但价格能翻倍?!蓖踝鞲C羧竦匾馐兜剑撑┮档睦罂占溆邢?,而有机农业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期来看更具竞争力。于是,他决定带领合作社向有机农业转型。
??有机农业并非简单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而是一套完整的生态种植体系。按照国家标准,土地必须经过3年有机转换期,期间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并通过严格的土壤改良和生物防治技术,才能获得有机认证。
??“刚开始,很多社员不理解,觉得不用化肥农药,产量肯定下降,收入也会减少?!蓖踝鞲K怠N怂捣蠹?,他带头在自己的地里试验有机种植,并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这几年里,合作社采取了土壤改良、生物防治、人工除草等关键措施,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蓖踝鞲K?。
??土壤改良:大量施用有机肥,如腐熟农家肥、豆粕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生物防治:采用“以虫治虫”技术,如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利用诱虫灯和粘虫板减少害虫。
??人工除草:由于不能使用除草剂,合作社雇佣了大量人工进行除草,成本虽高,但确保了产品安全。
??经过三年的坚持,2011年,合作社的蔬菜终于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成为山东省较早一批获得有机认证的农业企业。
??打造高品质有机蔬菜品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王作福创新性地推行“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标准化。
??统一订单种植。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种植计划,避免盲目生产。如,他们针对高端商超和电商平台,重点种植有机胡萝卜、大姜等需求稳定的品种。
??统一供应种苗。与专业育种公司合作,选用抗病性强、口感好的优质种苗,确保作物生长基础。
??统一供应药肥。严格使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羊粪、蚯蚓粪等,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苦参碱等,杜绝化学投入品。
??统一防治病虫害。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如轮作倒茬、防虫网覆盖、天敌昆虫释放等,减少病虫害发生。
??统一农残检测。每批次产品上市前均进行农残检测,确保符合有机标准。合作社还建立了全程追溯系统,消费者可通过二维码查询蔬菜的种植、采收、检测等信息。
??统一加工销售。建立标准化分拣、清洗、包装车间,对接高端市场。有机胡萝卜经过严格分级后,精品果供应盒马鲜生,其他用于加工胡萝卜汁,提高附加值。
??基地所有的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要求进行管理,全面实行责任到人,到地块、到品种,使用有机码追溯,一码一包装,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严苛的生产带来了优异的品质,赢得了更高层次的认可,被评为潍坊市级示范社、山东省省级示范社、省级生态农场等荣誉称号。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会组委会对运动员食材的安全标准极为严格。经过多轮检测和筛选,孟戈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有机胡萝卜、大姜和土豆成功入选冬奥会食材供应名单,向冬奥村提供了10吨有机蔬菜。
??“冬奥会的订单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高品质路线的决心。”王作福说。这次合作不仅提升了合作社的品牌影响力,也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了“孟戈有机蔬菜”。
??2024年3月,孟戈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直供深圳、广州、香港等市场,进一步拓宽了高端市场渠道?!按笸迩南颜叨允称钒踩蠹?,我们的有机蔬菜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蓖踝鞲=樯?,目前合作社每年向大湾区供应超500吨有机蔬菜,销售额增长30%以上。
??目前,合作社与北京天安农业、江苏上膳源、浙江嘉兴菜、上海曹野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进驻盒马鲜生、麦德龙等高端商超。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种好菜,还要让‘孟戈’品牌走向全国?!蓖踝鞲K?。
??土地里完全能长出“金蛋蛋”
??农产品增值增收的关键在于品质、品牌。王作福介绍,近几年来,合作社着力品牌化发展,拓宽高端市场。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合作社的产品逐渐进入高端市场。比如商超渠道,我们与盒马鲜生、麦德龙等高端超市合作,有机胡萝卜零售价可达8-10元/斤,远高于普通胡萝卜的2-3元/斤。我们入驻京东农场、天猫有机专区等电商平台,通过冷链配送直达消费者。我们对重点企业直供,与北京天安农业、上海曹野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供应员工食堂和高端餐饮,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p>
??目前,孟戈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270亩扩展到700多亩,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民共同发展有机种植,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合作社还带动吸纳长期工30余人,临时工人100余人等,长期工每人每年增收3万元左右,提高了个人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大大解决了农村部分人员就业难的问题。
??未来,王作福计划,扩大合作规模,争取3年内带动500户农户加入有机种植;建设有机蔬菜深加工厂,开发胡萝卜汁、胡萝卜粉、姜粉等高附加值产品;打造农业观光基地,推动“有机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不能仅靠经验,更需要科技支撑?!蓖踝鞲1硎荆拔颐腔峒绦细癜芽厥卟酥柿堪踩?,把品牌做大做强,让更多人吃上我们的有机蔬菜?!彼嘎叮献魃缯谔剿髦腔叟┮导际?,计划引入物联网监测系统,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率和产品品质。
??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业的引领者,王作福用他的坚持和创新证明:农业不是低效产业,土地里也能刨出“金蛋蛋”。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我希望未来有一天,‘孟戈有机蔬菜’能像荷兰的温室番茄、日本的越光大米一样,成为高品质农业的代名词?!蓖踝鞲M怕桃獍蝗坏奶镆?,眼中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