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主题月丨被时间雕刻的信仰
??鲁网7月1日讯(记者 王玉龙)潍坊,世界风筝都,国际和平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闻名于世,更是一片浸染着革命先烈热血的红色沃土。从1925年潍县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到1948年潍县战役的胜利号角,潍坊的220余处红色革命遗址如同璀璨的星斗,串联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壮丽史诗。这些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基因的载体,承载着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如何?;ず屠谜庑┍蟮暮焐试?,使其成为新时代的精神高地和“活教材”,是潍坊面临的重要课题。
??历史的活化石与精神的灯塔
??潍坊的红色革命遗址大致可分为五类:重要历史事件和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活动纪念地、重要人物故居、纪念设施与烈士墓以及其他遗址。这些遗址记录了潍坊在革命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英雄事迹。如,中共潍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是潍坊党组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潍县及附近数县革命活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潍县战役古城墙遗址则见证了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攻坚克难的英勇精神,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我军攻坚战之典范”。
??这些遗址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精神的“灯塔”。庄龙甲故居、王尽美故居等人物故居,通过实物展陈和文物征集,生动还原了革命者的生平事迹,让后人感受到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潍县战役胜利纪念碑等纪念设施,则通过庄严肃穆的氛围,唤起人们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让红色基因永续流传
??红色革命遗址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其?;ば枰低承怨婊腿癫斡?。近年来,潍坊市通过顶层设计引领、分类施策和全民参与,构建了科学?;ぬ逑怠:で闪⒏锩胖繁;ち斓夹∽?,制定修缮方案,对烈士陵园、蔡家栏子起义纪念广场等遗址进行升级改造;昌邑市通过“上级资金+财政+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模式,修缮革命文物点,形成“党委领导、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
??在深挖教育功能方面,潍坊注重创新形式,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面向党员干部,寒亭区在潍县战役指挥部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战役故事,强化党性锤炼;面向青少年,青州市东城学校设计《励志青春·红色记忆》研学课程,让学生在探访战斗旧址中厚植爱国情怀;面向公众,昌邑市通过音乐剧《渤海走廊》、纪录片《黄金交通线》等文艺作品,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
??同时,潍坊注重构建红色基因传承的长效机制。通过与高校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开发红色教育课程;培育“小小讲解员”,让青少年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确保了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
??激活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
??红色文化不仅是精神财富,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潍坊以“红色+”模式延伸产业链,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昌邑市串联渤海走廊陈列馆、革命烈士陵园等,推出多条红色研学线路,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诸城市刘家庄村将抗战陈列馆与采摘园、农耕文化园结合,打造农文旅综合体,年增收3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个。
??此外,潍坊市还注重红色品牌的培育和传播。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通过国际传播项目,讲述“和平故事”,入选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典型案例;坊茨小镇依托百年德日建筑群,推出“芳华电影院”“非遗展示馆”,吸引影视剧组取景,带动旅游热潮。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红色文化的知名度,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潍坊还将以红色资源为纽带,进一步深化跨界合作、创新传播形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为更好潍坊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书写出更壮丽的新时代精神文明传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