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新画卷
??鲁网10月29日讯(记者 王玉龙)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活在潍坊,这几年来,你是不是感觉到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呢?
??10月28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胜‘十四五’ 谋篇‘十五五’”潍坊市人居环境改善新闻发布会,系统总结宣传“十四五”以来全市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取得的亮点、成效,展望“十五五”发展方向、目标。
??“十四五”期间,潍坊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统筹推进生态治理、城市更新与绿色发展,交出了一份厚重的人居环境改善答卷。从国土空间优化到河湖治理,从海绵城市建设到生态价值转化,潍坊正以系统思维推动城市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规划引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我们划定永久基本农田873万亩、生态?;ず煜?114平方公里,构建‘一湾一屏多廊道’的生态?;じ窬??!蔽皇泄婊妥匀蛔试淳志殖ぢ肀樯?,“十四五”期间,潍坊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蓝图,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推动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在生态修复方面,潍坊完成矿山治理1.68万亩,齐鲁酒地小镇入选全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全市湿地?;ぬ逑等找嫱晟?,23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成为城市“绿肺”,寿光落地全省首单湿地碳汇指数保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

??系统治理,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PM2.5浓度较‘十三五’末改善30.6%,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71.4%,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邹晓东用数据说话,展现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成效。
??潍坊坚持标本兼治,实施污染防治重点任务371项,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压减落后产能,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潍坊港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济潍高速成为国内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全市绿色工厂数量居全省前列,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效显著。

??城市更新,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作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潍坊累计实施示范项目303个,打造重点海绵示范片区15个?!爸行某乔ǔ汕C啻锉昝婊急瘸?5%,雨水外排量年减少4900万吨?!蔽皇凶〗ň志殖ね跹Ы硎荆C喑鞘辛⒎ê图际醣曜继逑档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城市管理同样体现“绣花功夫”。市城管局局长李铁柱介绍,潍坊新增口袋公园519处,公园服务覆盖率达90.8%,“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常态。通过“我家门前那条河”提升行动,垃圾清理、植被补植、设施修复三大工程让城市河流焕发新生。

??水岸共治,守护城市生命线
??潍坊拥有405条河流、5大水系,水治理成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市水利局局长徐莹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市实施重点水利工程1000余项,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全部提高到50年一遇。农村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规?;┧哺锹蚀?6%。
??在峡山区,作为全省战略水源地,峡山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Ⅲ类标准,年均供水2.6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300万。峡山区党工委书记李永光表示,通过“鱼水互养”模式,湖库总磷等富营养物浓度较“十三五”末下降32.5%,生态效益显著。

??面向“十五五”,绿色发展动能更足
??展望“十五五”,潍坊各部门已明确路径:自然资源部门将守红线、抓治理、促转化,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环境部门将深化智慧监管、依法治理;住建部门将扩大海绵城市覆盖范围,提升城市韧性;水利部门将完善河湖生态?;ぁ⑺试磁渲?、防灾减灾和管理“四个体系”;峡山区将推进“三区同建”,打造“三宜和美”的现代化田园城市。
??从生态修复到城市治理,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发展,潍坊以实践诠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一座“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现代化城市,正以更鲜明的生态底色、更宜居的人居环境,迎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