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要十不准”:一座城市的承诺与决心
??鲁网11月4日讯 (记者 王玉龙) “一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不准在执行落实中搞变通、打折扣;”
??“二要及时足额兑付涉企资金,不准‘新官不理旧账’,无故拖延、截留、挪用;”
??“三要主动靠前,帮助承压、受困、出险的企业度过难关,不准消极应付、袖手旁观;”
??……
??在全市上下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11月1日举办的2025潍坊市企业家大会上,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掷地有声地提出“十要十不准”。这不仅是面向各级各部门立下的“铁规矩”、划出的“硬杠杠”,更是面向广大企业家作出的“承诺书”、发布的“动员令”。这一举措,清晰标定了政商交往的尺度与界限,传递出潍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尊重爱护企业家的坚定决心,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注入了强劲动力。
??“十要十不准”的核心要义在于厘清权力边界,优化政务服务。它明确了“要”如何主动服务、靠前支持、排忧解难,也划定了“不准”随意干预、设置障碍、增加负担的行为禁区。这一正一反的清单式管理,实质上是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具体化、实操化,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存在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现象,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它要求各级干部既要“亲”而有度,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又要“清”而有为,守住底线、把好分寸,防止谈商色变、为官不为。这种明确的导向,有助于消除模糊空间,让干部服务企业更有底气,让企业家办事更有依据。
??对企业界而言,“十要十不准”是一颗“定心丸”,更是一剂“强心针”。它庄重承诺了市场环境的公平透明、政务服务的便捷高效、要素保障的稳定可及、监管执法的规范公正。这意味着,企业在潍坊发展,可以预期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遭遇更少的非市场因素干扰,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创新创业舞台。这种以制度承诺形式呈现的尊重与保障,无疑将极大提振企业家信心,鼓励他们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敢于创新突破,勇于开拓市场,将更多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从而为潍坊经济发展积蓄基本盘、培育新动能。
??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抉择。潍坊在近年来持续推动营商环境走深走实的同时,更鲜明提出“十要十不准”,是顺应发展大势、直面企业关切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招。它将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吸引更多优质资本和优秀人才汇聚潍坊。一个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市场主体、恪守政府承诺的潍坊,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更加坚实。
??言必信,行必果。承诺的份量在于践行。下一步,关键在于将“十要十不准”从纸面要求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和常态机制。需要健全监督评价体系,畅通企业投诉举报渠道,对违反“不准”的行为严肃问责,对落实“要”的要求成效显著者予以激励,确保条条落地、句句兑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企业家感受到环境在变、服务在优、信心在增,才能让“十要十不准”成为潍坊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凝聚起政府与企业携手并进、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潍坊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