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见”的城市
??鲁网11月5日讯 (记者 王玉龙)近日,2025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指数前100名榜单在北京发布。该指数由人民日报社所属中国城市报、中国城市品牌研究院,在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的支持下,依据国家有关部委、中国数字产业品牌集群和微热点研究院的数据及相关标准,对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397个县级市在2024年8月19日至2025年8月18日期间的全网传播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最终计算得出。

??本榜单中,潍坊市位居2025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传播热度指数第47名,居全国地级市第28位。潍潍坊市寿光市居2025全国县级市传播热度指数第30名,潍坊市青州市第51名,潍坊市诸城市第72名,潍坊市高密市第73名。
??这份由权威机构依据全网数据生成的榜单,不仅是一张城市影响力的成绩单,更是一面折射时代变迁的多棱镜——它让我们看到,那些曾经被“沉默”的城市,正如何在新传播生态中破茧而出。
??热度背后,是城市价值的时代回响。传播热度绝非空中楼阁。潍坊此次的亮眼表现,应该说,是其综合实力的集中投射。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潍坊既是“全国农业看山东”的典范,又以动力装备、高端化工等产业集群彰显着工业底蕴,近年来,以国际风筝会/风筝嘉年华、国际和平城市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活动和城市符号,频繁出圈破层,吸引大量目光。
??从县域上榜来看,寿光以“中国菜都”之名高居县级市第30位,每一颗蔬菜的旅程都成为讲述中国现代农业的故事素材;青州凭借深厚历史与文旅融合稳居第51,证明文化底蕴在流量时代依然熠熠生辉;诸城、高密双双上榜,则是潍坊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的生动注脚。
??当大城市面临承载力瓶颈,县域正以其独特的宜居性、产业特色和文化认同,成为新的价值洼地。这些县级市的集体“出圈”,反映了人口流动、产业布局、文化认同的新趋势——人们开始用脚投票,选择那些既能提供发展机会,又能保障生活品质的中小城市。
??现代城市传播早已超越简单的形象宣传,进入了“内容为王、体验至上”的新阶段。一座城市的传播力,归根结底源于其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扎实的民生福祉。潍坊的“世界风筝都”美誉之所以历久弥新,不仅因为每年风筝节的盛大场面,更因将创新、开放的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寿光的传播热度不仅来自蔬菜产业的规模,更来自其对农业科技、食品安全等全球性议题的回应能力;青州的上榜,则与其深厚历史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不无关系。
??应该说,这些城市之所以被“看见”,本质上是因为它们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独特价值。在信息过载的当下,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城市的传播力,越来越与其产业特色、文化魅力、民生品质紧密相连。
??传播热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时风光。它意味着城市在品牌竞争中获得了一张宝贵的“入场券”,“进门”之后,天宽地阔。
??传播热度是结果而非目标。热度会消退,流量会转移,如何将“被看见”转化为“被认可”,将是这些城市面临的核心课题。如果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将提升排名本身作为追求,无疑本末倒置。真正的城市品牌建设,需要回归城市发展的本质:如何让市民生活更幸福?如何让企业成长更健康?如何让文化传承更鲜活?如何让城市更具“粘性”?
??对于潍坊和它的县域伙伴们来说,此次上榜既是肯定,更是鞭策。下一步,应当深入思考如何将传播热度转化为发展动能——让更多人因传播而了解这座城市,因体验而喜欢这座城市,因价值而留在这座城市。
??城市的本质是人的聚集与文明的创造。在信息时代,每一座认真生活、努力创新的城市都值得被看见。当传播的热度与发展的温度同频共振,当数据的排名与民生的口碑相得益彰,这样的“被看见”,才真正具有改变城市命运的力量。
??潍坊和它的县域伙伴们正在书写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