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村莊故事 破解兩大謎團
69歲的喬恩太是奎文區(qū)北苑街道則爾莊社區(qū)居民,是社區(qū)內的“名人”,平時忙于喬氏文化研究會的事務,挖掘村莊故事。4月20日,記者了解到,經過幾年走訪,他最近幫則爾莊揭開了兩個謎團,一個已經過去70年,一個距今近200年。
喬恩太陪著丁洪順(右)參觀村史館。
從修族譜到編村志
4月20日,記者在則爾莊村史館見到了喬恩太,六大板塊的村史記憶里,他捐贈了物品,執(zhí)筆了部分文稿。他與村莊故事的緣分,要從修族譜說起。
喬恩太1975年大學畢業(yè)后成為一名英語教師,后轉行當翻譯,再后來被高職院校聘任,直到2010年退休。早在1988年,他曾在白浪河西岸撿到一本《張氏族譜》,一直為它尋找主人,直到2005年通過本報的報道,終于找到族譜的主人。在這期間,他對修族譜的事情開始關心起來。
喬姓在則爾莊160個姓氏中排第九位,喬恩太退休后主動承擔起重修族譜的重任。那段日子,他幾乎每天都在打電話中度過,電話打過去了,被人拒接過,也被人當過騙子。到近郊尋找喬氏族人,他都是騎著電動車。有一次到經濟區(qū)店子村、李家莊子村等村莊走訪,直到中午1時才忙完,他著急返程顧不上吃飯,電動車卻沒電了,推著走了十多里路才回到家。
通過搜集先人的故事,喬恩太決定挖掘則爾莊的歷史故事,傳承村莊文化?!斑@里是我的家,有責任和義務為村莊寫下歷史一筆。”喬恩太說。
破解牌坊主人身世
喬恩太聽老一輩人講過,村里有四座牌坊,他查閱《濰縣志稿》了解到,則爾莊有三座清道光年間的節(jié)孝坊,主人分別是丁泰元妻張氏、丁在午妻陳氏和譚錫田繼室陳氏,可惜牌坊的主人是誰、為何而立、與則爾莊有什么淵源,不得而知。從2012年開始,喬恩太下定決心,循著線索查證。
幾年來,他已經數不清拜訪了多少老年居民。今年春節(jié)后,喬恩太聯系了丁氏21世族人丁洪順來到村史館,參觀了牌坊復原圖,還就丁泰元妻、丁在午妻兩座牌坊的信息進行了交流,由此揭開了丁在午妻的身世之謎。丁在午是丁氏15世族人,陳氏17歲嫁給丁在午。然而好景不長,丁在午19歲時英年早逝,留下未滿周歲的兒子,陳氏因此守寡,本想與兒子相依為命,不料兒子夭折,陳氏未再嫁,過繼了小叔子家的兒子為嗣,將其撫養(yǎng)成人。
“丁氏17世族人為贊陳氏忠貞,上奏朝廷為其立碑,這就是則爾莊歷史上的丁在午妻陳氏節(jié)孝坊?!眴潭魈f,牌坊原址在現四平路與臥龍東街交叉口東南角,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1954年拆除。
鄉(xiāng)長被害案真相大白
喬恩太從記事起就聽村里的老人講鄉(xiāng)長被殺一事。事情回溯到1948年,當年4月27日濰縣解放,則爾莊隸屬濰坊特別市第五區(qū)則爾鄉(xiāng),上級委派一名齊姓(具體姓名不詳,膠東人)干部來開展工作,約50歲,一米六的個頭,村民稱其齊鄉(xiāng)長。齊鄉(xiāng)長當年深秋被歹徒槍殺,村里人只知道案件未破,卻不知道案情真相。喬恩太的叔叔犧牲在臨朐后,家人不知道消息時異常著急,對于齊鄉(xiāng)長一事,他感同身受,覺得自己應該去尋找真相,告慰齊鄉(xiāng)長在天之靈。
退休后,喬恩太一次次跑到市檔案局、濰城區(qū)檔案局、市圖書館查閱資料,向老人打聽,但均未果。在熱心人介紹下,今年1月份他聯系到了86歲的孫國楨老人,得知當時市公安局對該案非常重視,追查到殺害齊鄉(xiāng)長的兩名歹徒逃往青島,上世紀50年代被抓獲,押解回濰坊后被槍斃。71年過去了,困擾村民多年的謎團解開了。
“希望能找到他的后人,告訴他們這一真相。”喬恩太說。
文/圖 本報記者 齊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