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2019年8月18日,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主辦,濰坊市美術館、于希寧藝術館、濰坊同志畫社和濰坊合興美術館共同承辦的“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
開幕式現(xiàn)場
開幕式現(xiàn)場
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
原濰坊市人大副主任、黨組書記王治華先生,原濰坊市人大副主任程茂仁先生,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仁科先生,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李義龍先生,濰坊市美術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同志畫社社長時振華先生,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濰坊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王居明先生,陳介祺研究會會長、濰坊市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陳新先生,王樂軒先生堂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校王全俊先生,中國書協(xié)會員、山東省書協(xié)楷書委員會副秘書長張其亮先生,濰坊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沈光成先生,濰坊市書畫藝術對外交流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韓子夫先生,天下收藏集團董事長郭寶義先生,濰坊市魯鳶美術館館長戴曰禮先生,濰坊紫京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世文先生,濰坊合興美術館館長于偉建先生,濰坊市資深老書畫家陳華、張毓萱、杜春藝、姚志興、于葉盛、郭永增、譚一偉、尹希明、李樹慶、唐朝、王育起等先生以及各媒體、書畫愛好者兩百余人參加了開幕式。于偉建、王居明、張仁科分別致辭,家屬代表王育起致答謝詞。開幕式由于希寧藝術館副館長張衛(wèi)華主持。
濰坊合興美術館館長、策展人 于偉建先生致辭
開幕式上,濰坊合興美術館館長于偉建在致辭中首先代表承辦單位對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感謝,然后介紹了展覽的籌備情況。王樂軒先生學諸家所長,集詩書畫印于一身,名滿故里,是早期濰坊同志畫社的主要成員。為籌集本次展覽作品,近兩年間走訪了北京、濟南、青島、淄博等城市廣泛征集各地收藏家所藏王樂軒作品。舉辦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是濰坊市文藝界的一件大事、喜事,對于促進全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王樂軒先生家屬代表、原濰柴子弟學校老師 王育起先生致答謝詞
王樂軒先生家屬代表、原濰柴子弟學校老師王育起致答謝詞,對本次書畫展成功舉辦給予關心和大力支持的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并致以革命敬禮。舉辦“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充分體現(xiàn)了家鄉(xiāng)人民尊重知識、愛護人才、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濰坊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王居明先生致辭
濰坊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王居明在致辭中代表市美協(xié)對展覽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辛勤付出的社會各界人士及王樂軒先生家屬表示感謝和崇高敬意。他表示,本次展覽是對濰坊文化挖掘推動的展覽,體現(xiàn)了濰坊人民熱愛文化、敬畏文化的精神。王樂軒先生雖英年早逝,但藝術精品長留后人心中。濰坊廣大美術工作者通過觀看展覽既要學習王樂軒先生的藝術功底,也要學習他對藝術的敬畏精神和全面修養(yǎng),凝心聚力助推濰坊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大力弘揚新時代文化自信。
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張仁科先生致辭
張仁科副部長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宣傳部對展覽的舉辦表示祝賀,對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和王樂軒家屬表示感謝。張仁科副部長繼而表示要從三個方面學習和弘揚王樂軒先生的精神。一是學習他對藝術孜孜追求的精神,王樂軒先生出生于清朝末年,一生潛心藝術、精益求精,精神品質令后人嘆服;二是學習他對藝術博觀約取、廣泛涉獵的精神。王樂軒先生繪畫筆精墨妙,善長工筆寫意畫之人物、花鳥、飛禽走獸,詩書畫印無一不精;三是學習他開放的心態(tài)和高遠的境界。當代藝術家不可偏安一隅,要走出去,向大師學習,傳播濰坊優(yōu)秀文化。在新時代,要堅定文化自信,挖掘展示先賢文化,舉辦名家大師講座,進一步建設好發(fā)展好“中國畫都”。
于希寧藝術館副館長 張衛(wèi)華先生主持
現(xiàn)場簽到
本次展覽展出王樂軒書畫作品40幅以及王珂、蒯憲、時振華、王居明等題賀作品60余幅,展出時間為8月18日至8月21日。該展覽的舉辦,是傳承濰坊傳統(tǒng)文脈、宣傳濰坊地域文化、紀念濰坊書畫先賢的又一重要學術活動,是濰坊市美術館弘揚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的又一份厚禮。
丹青俊杰——王樂軒
荷塘鴛鴦
101cm×42cm
王樂軒作
1931年,在徐培基先生的倡導下,樂軒先生離開故鄉(xiāng),負笈南下求學,考入上海新華藝專。三十年代的上海,連同相毗鄰的杭州、南京,乃是承接和發(fā)展文人畫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名家薈萃之地。他作為藝術學子,當年有幸直接師從黃賓虹、潘天壽、張善孖、俞劍華等中國畫一流名師,是熊松泉的入室弟子,并去藤縣拜畫家陳鈞為師。全面系統(tǒng)的學習花鳥、人物、山水、走獸、書法、篆刻、詩詞和繪畫史論。他如饑似渴,力求學諸家所長,行一己之道。他將民間藝術與文人畫傳統(tǒng)合一,詩書畫印渾融,在翰墨丹青的藝術領域中廣泛涉獵,勤奮耕耘,打下了堅實的國畫基礎。在大師們的悉心指導下,畫藝大進。
雙鹿
89cm×46cm
王樂軒作
縱觀先生的作品,意境清新,人物、花鳥、山水、走獸、書法、篆刻無一不工。先生的人物畫直追陳老蓮,精微處得其神貌,其筆下的《洛神賦》《天女散花》《賣花姑娘》等作品無一不展現(xiàn)其構圖奇特、色彩濃郁、筆墨淋漓、氣魄渾厚、線條凝練遒勁,在繼承濰縣畫派的基礎上漸現(xiàn)海派風格。其山水畫,初學“清初四王”,他筆下的山水畫,有的雄偉壯麗、有的恬靜淡雅、有的浪花飛濺,云霧環(huán)繞奇峰的夢幻意境。
先生筆下的貓,活潑精靈、人見人愛,它們或觀風、或觀鳥、或聞聲、或生畏、或捕蝶,諸般神情俱是絲絲入微。他認為貓的動、靜取決于眼睛,因為貓的精神完全貫注在雙眼之中,他筆下的貓眼晶瑩剔透,有如“水里一樣”。
王樂軒作
先生筆下的孔雀不僅造型準確,逼真活脫,而且多姿多彩、栩栩如生、超塵脫俗。特別是尾翎部分,卻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的達到了遷想妙得的傳神寫照之美學境界。
他的作品具有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它所具有的多樣統(tǒng)一的形式美,愈見創(chuàng)意獨出、奇中見正、意境深遠,忽而春風翹望、忽而雪里聞香、忽而猛虎下山、忽而鳳凰飛至、忽而田園風光,畫貴能極、畫貴境界。先生的藝術魅力和人格魅力,深受故里通才大家陳壽榮先生的盛譽:“樂軒書畫,早年成熟。”書法學二王,字體俊秀,魏碑學張猛龍,隸書能指書“石門頌”甚似。善畫花鳥、走獸,花鳥近任伯年而有自己的爽朗之氣韻。仕女學改七薌而有自己浩雅娟秀之風格。尤善畫貓,細筆勾染,形象逼真,不遜于北京曹克家。春翁晚年每每對王樂軒先生贊不絕口,他說:“樂軒詩書畫印無一不精,可抵郭味蕖、徐培基、于希寧和我四人藝術水平之和”。由此可見,當年王樂軒先生的藝術造詣之高,是令人敬佩的。
王樂軒先生是一位天賦極高、大器早成的奇人藝術家。30歲時就在濰縣和青島舉辦過個人畫展。然而正當畫家藝術大進,全面發(fā)展之時,其父親突逝,家遭巨變,貧寒襲來。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擔落到了先生一人身上,他為生計四處奔波,夜以繼日,挑燈揮毫,鬻畫以補家用,終于積勞成疾,患上結核疾病,于1942年2月20日突發(fā)腦溢血。鳴呼,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年僅32歲。當時在濰縣教育界和美術界引起極大震驚和惋惜。國畫大師陳壽榮先生大聲疾呼:“可惜樂軒貧疾亡”,由于先生過早辭世,他沒有完成繪畫風格的徹底轉變,更沒有達到其藝術創(chuàng)作的高峰。如果假以天年,相信中國又一位書畫巨匠橫空出世。
仙鶴
24.5cm×21.5cm
王樂軒作
王樂軒先生生性耿直,不攀權貴,不隨俗流,淡泊名利,不張揚,不浮躁,低調從事,注重個人修養(yǎng),贏得了濰坊美術界及社會各界的贊譽。今年適逢先生誕辰110周年,其兒子王玉棟先生(系鐵道部干部,繼承家學,書、畫、篆刻皆能)及其親屬要為他出版一本畫集,這是濰坊美術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同時也彰顯了他在濰坊美術界的重要地位和深遠的歷史傳承意義。更讓我們美術界和收藏界更全面、更直觀、更深刻的了解、研讀、觀賞先生的藝術作品,更好的學習、繼承、拓展前輩的創(chuàng)作理念。衷心感謝先生對濰縣畫派形成作出的不朽貢獻。
謹以此文向王樂軒先生致敬!
部分題賀作品作品不分順序
王樂軒畫像王珂138cm×68cm
紅梅王居明119cm×69cm
千歲風雨陳華138cm×68cm
丹青墨韻韓子富48cm×120cm
在水一方時振華138cm×68cm
書法蒯憲138cm×68cm
書法蔣華亭138cm×68cm
書法張其亮138cm×68cm
展廳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