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香论坛网_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_栖凤阁茶楼信息网

魯網 > 濰坊頻道 > 區(qū)縣 > 正文

濰坊壽光市:一城文明風 滿目幸福景

2021-07-21 10:05 來源:魯網 大字體 小字體 掃碼帶走
打印
遍布城鄉(xiāng)的理論宣講、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精彩紛呈的文體活動……在山東濰坊壽光市的大地上,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悄然扎根在各個角落。

  魯網7月21日訊  遍布城鄉(xiāng)的理論宣講、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精彩紛呈的文體活動……在山東濰坊壽光市的大地上,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悄然扎根在各個角落,以多種方式融入群眾生活,逐漸發(fā)芽、開花、結果,繪成一幅幅環(huán)境美、人文美、風尚美的文明畫卷。

  自2018年8月成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市以來,壽光市堅持把文明實踐工作當作一項基礎性、戰(zhàn)略性工程來抓,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逐步成為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紅色殿堂”,匯聚起黨群同心、共建共享的磅礴力量,為全域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小處入手送關懷,群眾“日子”美起來

  “全村老伙計齊聚一堂,吃餃子、看大戲,還有免費體檢,日子越過越舒坦……”說起村里的孝老敬老之風,臺頭鎮(zhèn)南兵村的老人們不止一次點贊。特別是近兩年舉辦的敬老餃子宴,只要工作人員在群里發(fā)條信息,志愿者就穿上紅馬甲,爭先恐后地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有的參與和面,有的主動搟皮,一個個裹滿愛意的水餃不一會兒就出鍋……

  以宴敬老,以宴揚孝。如今,為80歲以上老人舉辦的敬老餃子宴已在壽光975個村全部“開席”。截至目前,壽光共舉辦餃子宴6000多場,參與志愿者9萬多人次,惠及老年人20多萬人次,金馬寨村、屯西村等50個村還建成了“幸福食堂”,常年為老年人提供“一元”餐、免費餐,同步開展送政策理論、送戲曲舞蹈、免費理發(fā)、義診等“敬老項目”。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圍繞家人美、家居美、家風美,壽光市還實施“巾幗美家”行動,進行“最美家庭”推薦評選,推出市級示范戶1000多戶、鎮(zhèn)村級示范戶6000多戶,營造出家家爭當示范戶的良好氛圍。針對年輕人沖動離婚等問題,成立婚姻家庭志愿者輔導中心,300多名志愿者對協議離婚夫妻進行“一對一”調解,先后幫助4300多個家庭破鏡重圓,勸和成功率超過41%。

  一城文明風,滿目幸福景。壽光好人、好媳婦、勞動模范等系列推薦評選常年不斷,公益先鋒、好媳婦等近60萬個典型“組團式”上榜,2人成為“全國道德模范”、24人獲評“中國好人”;每個村成立巡邏、調解、關愛等3支以上志愿服務小分隊,鄰幫鄰、戶幫戶……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好民風、好家風、好鄉(xiāng)風在菜鄉(xiāng)大地落地生根。

  文化來到家門口,群眾“腦袋”富起來

  “剛忙完大棚里的農活兒就過來了,趕大集買點東西,順路還能看演出,挺好!”孫家集街道村民王安吉說。在該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辦的文明大集上,從精彩的紅歌聯唱到通俗易懂的黨史宣講,都頗受觀眾歡迎。

  “現在天氣暖和,天冷了,宣講就會移到文明大講堂內?!睂O家集街道黨工委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游國勇介紹說,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鑰匙就在群眾手里,大家什么時候想來都可以。

  滿足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壽光市充分發(fā)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用,用好“陣地、流動、云端”3類課堂,篩選公布五大類30處有歷史考、有故事講、有實物看、有經驗學的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組織開展“高舉旗幟跟黨走、百年黨史尋初心”等研學活動30多次,讓紅色資源“活”起來、“火”起來。成立1300多人的“史敢當”志愿服務隊,深入蔬菜大棚、車間班組,開展“一對一”宣講6000多場;把宣講課堂搬到“小廣場”“大槐樹下”“胡同頭”,開展“銀杏樹下話文明”“手繪黑板報”等活動700多場次,受眾10萬多人次。開發(fā)“新時代文明實踐壽光云平臺”和“壽光云”APP,先后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云”講堂等1000多場次,真正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整村授信”解難題,群眾“腰包”鼓起來

  在稻田鎮(zhèn)崔嶺西村“兩委”大院門口,有一面頗為特別的墻,墻上一排排的村民姓名后跟著數量不等的紅五星。崔嶺西村黨支部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崔玉祿說,這是村里評選的文明信用戶。崔嶺西村226戶,除了2戶高齡老人外,其余224戶全部被評定為文明信用戶。評為文明信用戶后,不用擔保即可貸款,見義勇為、注冊志愿者等還能加分,既弘揚了正能量,又讓村里的工作有了抓手。

  “我孝敬老人、遵紀守法、征信良好,還是村里的種植示范戶,被評定為AAA級文明信用戶后,信用貸款額度是30萬元?!贝迕翊捱B勝說,他家種了3個蔬菜大棚,當他想擴大種植規(guī)模卻為資金發(fā)愁時,正是“整村授信”幫他解了難題。

  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xiāng)”,蔬菜大棚數量超過20萬個。菜農新建、改造大棚等均需投入大量資金?!罢迨谛拧弊屴r民信用變成了“真金白銀”。壽光市還創(chuàng)新推出“志愿服務貸”,依據志愿服務時長,為有資金需求的菜農志愿者提供隨用隨借、隨借隨還的信貸支持,讓文明能“貸款”、信用可“變現”。

  壽光市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支持力度遠不止于此。壽光市還把文明實踐納入政府民生實事,落實1000萬元財政資金,對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實行星級評定,發(fā)放獎補資金510萬元,引導各村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鑰匙交給群眾,由群眾日常管,讓群眾說了算;組織實施“城鄉(xiāng)牽手?文明聯動”工程,107個部門單位與村“結對幫聯”,給資金、上項目、送服務,實現城鄉(xiāng)文明有效融合、深度互動;結合“中國蔬菜之鄉(xiāng)”特色優(yōu)勢,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入蔬菜產業(yè)鏈條,組織農業(yè)專家、種菜能手、土專家等組建農技志愿服務團隊、技術互助小組1200多個,在975個村搭建起“千村千群”服務平臺,蔬菜視頻云校、“農邦主”“棚管家”等智慧服務平臺,經常性提供線上直播、遠程診斷、實時互動等農技服務,為菜農解決技術難題5萬多個,推廣新技術、新成果200多項。

  壽光市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鄉(xiāng)村振興高度融合,與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深度契合,多方面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強信心、暖人心、筑同心,城鄉(xiāng)文明程度和群眾文明素質全面提升,壽光市群眾心齊氣順,推動了經濟社會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壽光市連續(xù)2年入選山東省高質量發(fā)展先進縣,連續(xù)3年以山東省縣級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復審測評,文明實踐經驗做法多次被各級媒體宣傳推廣。(通訊員 紀哲)


初審編輯:正吉
分享到: